四川:是我国高湿地区.人们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同时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人们易总风湿病等病症. 江淮:临长江.河湖多.吃江中的水鲜产品.清淡的口味. 粤菜:靠海边生活.吃活的.新鲜味道.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食俗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而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会影响自然环境

(2)关于材料中提到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错误的是

[  ]

A.这些地区是我国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

B.有助于防止高湿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现象

C.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人们易患风湿病、腰肌痛等

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2分
(2)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2分)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3分)
(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4分)
(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2分)

A.加强地震研究,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
B.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开断层、陡崖
C.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公民防震意识
D.在地震多发区禁止建设水库、桥梁等大型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左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________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是          (4分)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5分)
(5)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有什么影响:                                       
                            (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左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________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是          (4分)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5分)

(5)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有什么影响: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食俗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3~14题。

13.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影响环境

14.关于材料中提出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错误的是(  )

A.这些地区是我国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

B.有助于防止高温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的现象

C.有助于防止凉季潮湿期间人们易患的风湿病、腰肌痛等

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