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是 A.我国的粮食.棉花.糖料等主要农产品均居世界首位 B.广大农村都已摆脱了贫困境地.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C.逐步建立了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基地 D.农业机械化基本得到普及.农村用电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疆域辽阔,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特点各异、差别明显。以分区推进的政策思路,在不同经济区域构造各具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正确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称:“关中之地,……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新唐书》记载:“关中号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故常漕东南之粟。”

材料二  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

材料四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包括沿海地区的辽、冀、鲁、苏、浙、闽、粤、琼、桂、京、津、沪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经济地带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10个省、市、自治区;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湘、鄂、赣9个省、自治区。

  读甲、乙两图,并结合材料四,完成下列要求:

1)综合分析材料一、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综合分析材料二、三,从宋代到明清,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根据相关史实,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近代以来,太湖平原和江汉平原沿长江地区较早地出现了“民族工业”。试根据有关史实,以上述两地沿江的某些城市为例,说明两地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出现较早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4)对应总题干,材料中的关中,二个平原依次分别位于今天的哪

区域经济地带?新中国成立以来,上述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或正在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5)在图乙“中国政区图”中用粗实线表示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并将图甲中表示中部经济地带的图例画在右面的方框内。

6)图甲中的b图没有充分反映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疆域辽阔,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特点各异、差别明显。以分区推进的政策思路,在不同经济区域构造各具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正确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称:“关中之地,……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新唐书》记载:“关中号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故常漕东南之粟。”

材料二  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

材料四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包括沿海地区的辽、冀、鲁、苏、浙、闽、粤、琼、桂、京、津、沪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经济地带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10个省、市、自治区;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湘、鄂、赣9个省、自治区。

  读甲、乙两图,并结合材料四,完成下列要求:

1)综合分析材料一、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综合分析材料二、三,从宋代到明清,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根据相关史实,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近代以来,太湖平原和江汉平原沿长江地区较早地出现了“民族工业”。试根据有关史实,以上述两地沿江的某些城市为例,说明两地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出现较早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4)对应总题干,材料中的关中,二个平原依次分别位于今天的哪

区域经济地带?新中国成立以来,上述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或正在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5)在图乙“中国政区图”中用粗实线表示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并将图甲中表示中部经济地带的图例画在右面的方框内。

6)图甲中的b图没有充分反映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我国南岭地区某县城区域示意图,2008年,国家地质勘探队在H地发现大
型铜矿(含铜率5%)。现准备开发这个大型铜矿。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26分)

(1)如从经济效率考虑,你认为建一个粗铜冶炼厂和一个精铜冶炼厂分别建在图中的什么地方最适宜?并简要说明其理由。(8分)
(2)若从环境保护考虑,在此地按经济效率考虑布局的粗铜冶炼厂和精铜冶炼厂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并说明理由。(注意风向和河流)(8分)
(3)图中G地现为蔬菜地,F地为水稻田,随着铜冶炼厂的建立和发展,你认为这儿的农业结构将怎样调整为宜?(6分)
新城区向南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我国南岭地区某县城区域示意图,2008年,国家地质勘探队在H地发现大

型铜矿(含铜率5%)。现准备开发这个大型铜矿。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26分)

(1)如从经济效率考虑,你认为建一个粗铜冶炼厂和一个精铜冶炼厂分别建在图中的什么地方最适宜?并简要说明其理由。(8分)

(2)若从环境保护考虑,在此地按经济效率考虑布局的粗铜冶炼厂和精铜冶炼厂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并说明理由。(注意风向和河流)(8分)

(3)图中G地现为蔬菜地,F地为水稻田,随着铜冶炼厂的建立和发展,你认为这儿的农业结构将怎样调整为宜?(6分)

(1)新城区向南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等温线数值,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偏,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

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位于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2)图中乙地区有大片未开垦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曾进行过大规模开垦。近年来,该地区的垦荒已逐渐停止,不少已开垦的土地也已恢复原貌。主要原因是

A.该地热量条件太差,不宜耕种      

B.该地人少地多,不需要更多的耕地

C.农产品收购价格太低,种地不划算      

D.保护湿地,恢复当地生态

(3)目前不属于影响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          

D.常受低温和冻害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