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农业国家是 . A.比利时 B.荷兰 C.孟加拉国 D.日本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水稻是喜湿、喜温的高产粮食作物,季风水田农业是季风区最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4~16题。

14.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5.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印度        D.中国

16.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原因是(    )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人口稠密,经验丰富  ③雨热同期  ④种植地区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5)题。

(1)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并不表现在

[  ]

A.灾种特点——种类多、频次高

B.灾情特点——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C.地域差异特点——地域差异显著

D.灾种特点——现代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强烈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

A.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B.经济快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3)季风环流控制下导致多发的自然灾害有

[  ]

①火山 ②旱涝 ③地震 ④台风 ⑤风暴潮 ⑥泥石流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原因在于

[  ]

A.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也态脆弱

C.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5)寒潮对我国农业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

[  ]

A.春季与夏季

B.冬季与春季

C.春季与秋季

D.秋季与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荷兰国土面积为4.1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 540万,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荷兰全国土地的一半以上低于海平面,易受涝灾,光热条件也不够理想,全年太阳光照时间只有1 600小时左右(我国平均2 600小时)。

  荷兰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其中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荷兰的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肉类和奶制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荷兰农业以其高效率闻名于世,高效农业生产的特点可归纳为:始终注意发展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技术,以单位土地产值最大化为其主攻目标;充分利用资金替代土地,增加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外向型创汇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增值。

(1)荷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的特点是:以________为主的大农场经营,实行高度________化,________化,________多,________高,从投入的角度来讲属于________农业。

(2)荷兰的畜牧业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相比较,其发展条件有什么不同?

(3)荷兰是世界上主要的乳制品出口国,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荷兰发展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4)近年来,我国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郊区的乳畜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回答17 – 20题:

17.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新加坡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

    ①新加坡的年降水量十分稀少

②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境内没有河流或湖泊

③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都十分不均匀

④人口的急增与经济的高速发展

A.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19.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    )

①地表径流较少     ②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多     ③污染和浪费

④地表植被少       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                 ⑥降水时间分配不均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⑥

20.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    )

A.降水稀少                          B.远离海洋

C.淡水资源匮乏                      C.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七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江南地区、闽中地区、太原周围及沈阳一带。古人对“天府”的评价标准是气候环境好,宜居,人口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然灾害少,旱涝保收;少发战争,经济持续稳定,有成为政治中心的条件。

材料二  2008年第1期《中国国家地理》提出“新天府”这一名词。“新天府”的评价标准是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居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幸福感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貌上相对独立统一的区域。

材料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历史上的“天府”到“新天府”评价标准的变化反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新旧“天府”各自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什么?

(2)图中A处表示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      。图示区域被列为“新天府”的首选地区,分析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3)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北部是历史上的“天府”之地,但并不在31个“新天府”的侯选地之列,故与“新天府”无缘。从人口、城市分布、经济规模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明会要》卷五十载: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省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减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

(《四川道志》)

四川省的总人口在1958-1961年间连续4年负增长,净减人口达6218349人,相当于该省1960年人口的93.94%。而从1950年到1957年,四川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68万人。

(金辉《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

(4)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初和1958-1961年,是四川人口急剧减少的两个时期,这其中的原因各是什么?

(5)抗战初期,川军英勇作战,配合友军取得了正面战场上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请写出此次战役的名称和最高指挥官的姓名。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西南地区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五   《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圈点新天府”活动,是一次旗帜鲜明的生态选美,旨在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和谐相处,呼吁发展的适度与可持续,呼吁健康的生活方式。

(7)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依据。

(8)工业反哺农业是促进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哪些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