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不仅融入了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而且许多建筑的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上面三种传统建筑都采用了用木桩或水泥柱将房屋架起来的方式.但它们的设计目的是不同的. 请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 2006年广东省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学段考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中的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农耕比重大,冬季秸秆燃烧量大。图2是图1中A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深水稻为禾本科稻属粮食作物,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根茎长,稻谷容易脱落。稻田可以同时养鱼,其修长的茎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

(1)归纳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10分)

(2)深水稻的单产比一般水稻低,分析说明恒河平原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原因。(12分)

(3)图3显示恒河平原2013年年初近一个月因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阴霾现象。分析此地冬季易被阴霾长期笼罩的主要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延庆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上风上水地带,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C。境内的八达岭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千家店镇的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以木化石为主题的地质公园。
材料2:近年来,北京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结合图文信息,用实例评价延庆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硅化木景区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______。(选择填空)
A.重点开发硅化木景观质量好的地段,突出景区特色
B.景区内新建大型宾馆、别墅,方便游客食宿
C.在主要景点之间兴建自驾越野车线路
D.接待设施的色彩、式样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旨在缓解北京市及周边省市天然气的需求、改善首都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质量的陕西到北京第二条输气管道已于2005年7月全线贯通。

材料二    2008年10月14日,濮阳市召开“榆林一濮阳一济南”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协调动员会。“榆林一濮阳一济南”输气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能源项目,也是全国干线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    陕一京、榆林一璞阳一济南输气管道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

(1)以陕西偷林、靖边为中心的鄂尔多斯气区,是我国四大天然气区之一,请写出另外三大气区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除陕一京、“榆林一璞阳一济南”输气管道工程外,还有序号①代表的另一输气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及最主要的目标市场:____、____;并简要分析我国不惜投人巨资建设这些工程的原因。

(3)陕一京输气管道工程的灵丘至涞源段和“榆林一璞阳一济南”输气工程的长治至安阳段,施工难度相对大一些,请简要分析原因。

(4)“榆林一璞阳一济南”输气工程即将开工,清你就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

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23.1°N, 113.4°E),广东省省会,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全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843.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米。全市人口2420万人(2009年末), 是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112.76亿元。2010年亚洲体育盛事——第16届亚洲运动会即将在广州举行。

材料二:广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试分析广州市的形成和发展和其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2)试分析广州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在2010年8月26日迎来了30周岁生日。30年前,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30年后,这里已崛起为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经济总量占全国第四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材料2:深圳市行政地图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1)能正确描述深圳30年前区域特征的是(  )

A.区域经济受中心城市的带动

B.区域集聚作用加强,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C.区域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开始起步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

(2)简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3)试分析深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4)下表为深圳和厦门的经济比较,试用区域发展阶段的知识来解释深圳成为“特区经济领跑者”的原因。

宏观经济比较——GDP(单位:亿元)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厦门

556

760

1 030

1 388

1 616

深圳

1 908

2 861

4 927

6 801

8 2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