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读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A为____景观.B为_____景观. (2)按旅游资源价值看.A以____价值为主.B以________价值为主. (3)黄山的日出.云海奇观.对匆忙的游客如同幻影.说明旅游观光应注意把握________. (4)C.D两地.能体会“人在画中游 佳境的是______.能达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境的是____.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7分)

(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A为      景观,B为      景观。(2分)
(2)按旅游资源价值看,A以        价值为主,B以       价值为主。(2分)
(3)黄山的日出、云海奇观,对匆忙的游客如同幻影,说明旅游观光应注意把握        。(1分)
(4)C、D两地,能体会“人在画中游”佳境的是       ,能达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又一村”意境的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7分)

(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A为       景观,B为       景观。(2分)

(2)按旅游资源价值看,A以         价值为主,B以        价值为主。(2分)

(3)黄山的日出、云海奇观,对匆忙的游客如同幻影,说明旅游观光应注意把握         。(1分)

(4)C、D两地,能体会“人在画中游”佳境的是        ,能达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又一村”意境的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A为____________景观,B为____________景观。

(2)从成因上看,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B景观的主要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日出、云海奇观,对匆忙的游客如同幻影,说明旅游观光应注意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两地,能体会“人在画中游”佳境的是____________,能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中国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

我国十大旅游胜地是: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黄山、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1)我国十大旅游景点,有七处在沿海省区,另外三处也靠近沿海与沿海的交通比较便利,这说明旅游景点的形成,除旅游资源本身的条件外,________因素对旅游景点的形成也很重要,北京市是我国旅游收入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有:

①旅游资源方面________,②旅游市场方面________。

(2)安徽黄山,在我国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成为十大景点,主要体现旅游资源________价值,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依赖的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区除广西西北外,还有________高原分布广。

(3)近年来,我国中西部许多风景名胜区,游客明显增多,尤其游长江三峡的人增长最为迅速,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自然条件要明显优于东部地区,但旅游收入仍与东部地区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时期杭州国内游客统计

来源

人数(万)

比例(%)

平均逗留天数(天)

上海

45

45

2

江、浙两省

25

25

3

华东其他省份

20

20

3

其余省份

10

10

4

总计

100

100

2.65

材料二: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分析资料可知,杭州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____________等省份。

(2)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

(3)列举出两个分布在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遗产”__________。

(4)“自驾”旅游,彰显个性,时尚的旅游方式,自由、随意的旅行安排,近几年来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 “自驾游”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  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C.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  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