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表1为“2006年到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状况表”,读表完成问题。
表1(单位:万人)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 | 苏 南 | 887.8 | 721.5 | 681.1 | 630.3 | 533.8 |
苏 中 | -90.3 | -95.9 | -98.9 | -104.2 | -97.7 | |
苏 北 | -394.8 | -320.4 | -294.3 | -255.7 | -204.2 |
A.流动人口总数逐年增多 |
B.苏北人口主要流向苏中 |
C.就业、经商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
D.苏中、苏北流动人口全部流入苏南 |
A.大大缓解了苏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
B.为苏南地区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 |
C.影响了苏南地区的社会秩序 |
D.加强全省三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 |
表1为“2006年到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状况表”,读表完成问题。
表1(单位:万人)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 |
苏 南 |
887.8 |
721.5 |
681.1 |
630.3 |
533.8 |
苏 中 |
-90.3 |
-95.9 |
-98.9 |
-104.2 |
-97.7 |
|
苏 北 |
-394.8 |
-320.4 |
-294.3 |
-255.7 |
-204.2 |
1.关于江苏省人口流动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总数逐年增多
B.苏北人口主要流向苏中
C.就业、经商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D.苏中、苏北流动人口全部流入苏南
2.江苏省人口流动
A.大大缓解了苏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B.为苏南地区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
C.影响了苏南地区的社会秩序
D.加强全省三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
2008年黄河调水调沙,自6月19日开始,至7月3日结束,历时14天,为历次调水调沙流量最大的一次。据此回答以下1-3题。
1.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
B.可为汛期泄洪提供畅通的河道
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
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
3.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③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下图,完成问题。
我国的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为( )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B.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