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居于什么地位 A.基础 B.次要 C.核心 D.边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居于什么地位


  1. A.
    基础
  2. B.
    次要
  3. C.
    核心
  4. D.
    边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居于什么地位

[  ]

A.基础

B.次要

C.核心

D.边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滩涂资源十分丰富,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4,总面积达980万亩,位居全国沿海省市之首,是我国最大的一块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沿海滩涂,发展滩涂经济,对缓解我省人多地少矛盾,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面推进苏北沿海区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年来由于机制不活,投入不足,我省滩涂经济发展缓慢,被称为全国沿海的“经济洼地”。?

材料二:海洋滩涂专家认为,江苏沿海滩涂具有许多特殊的优势,比如物种资源丰富,土地规模大,远离大中城市,生态环境较好等。开发过程中应紧紧依靠科技,千方百计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大力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广大科技人员对制约滩涂开发的重点科技难题进行联合攻关,为滩涂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材料三:通过新一轮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江苏将新围垦滩涂20万亩,预计可新增耕地15万亩;开发已围滩地50万亩,结合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滩涂建成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专用农业基地;新增滩涂及潮间带养殖30万亩,加快建设“海洋牧场”。?

(1)关于材料一中“经济洼地”理解正确的是(  )?

A.因滩涂地势低洼而造成经济发展缓慢?

B.江苏滩涂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处于落后位置?

C.指江苏滩涂经济在全国沿海经济发展中处于滞后位置?

D.“经济洼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滩涂开发成本太高,经济效益不明显?

(2)关于“海洋牧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滩涂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养殖业?

B.“海洋牧场”包括紫菜等藻类养殖和海珍品养殖等?

C.“海洋牧场”只指鱼虾贝类的养殖?

D.“海洋牧场”是蓝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结合材料你认为今后江苏滩涂开发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4)大规模开发滩涂可能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于11月24日20点在广州天河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宣布大会开幕。30日晚,闭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

材料二  泛珠合作理念提出以来,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多个省份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开展联合促销、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动泛珠地区的招商引资、实现客源互换、市场互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三  “泛珠三角”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1)广东作为全国旅游大省,近年来,在泛珠合作中继续发挥了其排头兵的作用。旅游

              业也从上世纪单纯的接待参观到包括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全

              面出击,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每年来广东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数

              约一亿人次左右,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据统计,旅游部门的直接收

              入每增加1元,相关行业就能增加4.3元,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

   (2)


“泛珠三角”区域所包括的11省区都是旅游发展较早、旅游产业较为成熟的地区。

              下图中A、B均属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旅游景点。其中A景点位于“泛

              珠三角”的         (省份);具有传统纳西民居建筑风格的丽江古城和号称 “庐

              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性;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          ,以兼听其形、声、

              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曾写下了千古名句“                            ”。

A庐山三叠泉瀑布                    B丽江古城   


   (3)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为世人所瞩目,众多的欧洲游客表示愿意到中国游览观光,某旅游团计划在游览北京之后,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请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从北京出发经         到武汉市游览黄鹤楼;再经        到九江市游览庐山;又经长江到南京市游览中山陵;再经       到苏州市游览拙政园;然后经          到杭州市游览西湖;再经             到广州市参观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最后经         到香港。

   (4)根据材料二,结合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的条件,分析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多个省份

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丽江古城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随着旅游业兴起,特别是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丽江古城迅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热点之一。蓬

勃发展的旅游业使丽江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也显著提高。云南丽江旅游业的迅速崛起给其他地区古城发展经济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口文盲率为6.72%(1990年为15.8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1990年为142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1146人(1990年为803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3961人(1990年为2334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35701人(1990年为37057人)。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2.8%(1990年占27.69%);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1990年占5.7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6.09%(1990年为26.3%)。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依次为:①河南省9256万;②山东省9079万;③广东省8642万;④四川省8329万;⑤江苏省7438万;⑥河北省6744万;⑦湖南省6440万;⑧湖北省6028万;⑨安徽省5986万。与1990年相比,四川省从第1位降至第4位,广东从第5位升至第3位,安徽省从第8位降至第9位。回答:

(1)1990年以来,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和文化结构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0年以来,人口的年龄构成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请分析其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人口流向,主要是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为________,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约为________。

(4)广东省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川省人口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安徽省人口增速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资料显示,人口超过5000万的9个省基本上都分布在________线的东地,这说明我国人口分布极不________。

(8)我国古代居民主要有两个迁移流向:一是由北方迁到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到长江流域。这两种迁移的相同后果是________。

[  ]

A.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B.使少数民族政权增加
C.使民族矛盾加剧
D.促进经济发展与民族大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