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44-45题: 44.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5.我国“西电东送 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图5 第Ⅱ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十七大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工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结合下表,回答44-45题。

 

44.表中甲处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        B.飞机       C.天然气      D.钢

45.表中乙、丙分别为大豆和油菜籽两种油料作物,则:    (    )

    A. 乙为油菜籽,丙为大豆

    B. 乙为大豆丙为油菜籽

    C.乙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

    D.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使珠三角地区真正实现“1小时生活圈”,广东省政府对原有的珠三角轨道交通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轨道线网密度大大增加,线网总长度增加近2.5倍。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在珠三角城际轨道系统中动工最早,目前土建施工情况良好。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从江门西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江门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据此回答44-45题。

44.上述材料表明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哪个方面    (  )

A.大型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科技化

45.广珠轻轨的建设可能对途经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

A.人口向广州方向迁移                   B.工业向广州方向迁移

C.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                   D.农业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东亚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44-45题。

44.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部门和时间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④⑤一②③一⑥    B①一②一③④      C⑥一①②③->⑤    D①②一③④一⑤⑥

45.导致IT产业从图中甲地到乙地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四幅气候图,回答44--45题。

44.有关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甲全年高温多雨                  B.乙全年炎热干燥

C.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5.有关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乙主要是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C.丙主要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

D.丁主要是全年受西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等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渡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完成44-45题。

44.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是

①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地减少             

②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③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④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5.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与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①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②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不应该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④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