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A.广鈥︹€�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大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非农业人口已占70%。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变化图

(1)从图上可以看出,2002年和1985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有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分析该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地理条件。

(3)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明显不足,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与“长江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玺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个区域。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
(1)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对外开放,分析“珠三角”发展经济特区经济政策
    制定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2)自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在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已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3)材料三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分别有
    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就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您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厂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l0万公顷糖蔗、l0万公顷北运蔬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二: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

    增加值构成(%)

    行业名称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9.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1)根据材料一分析,广东省种植业结构方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发展最快的地区。分析该地城市发展快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读图回答(1)~(2)题。

    (1)20世纪80年代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A.广州        B.珠海         C.深圳        D.东莞

    (2)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几个地级市(  )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二      广东省1998年一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

增加值构成(%)

行业名称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9.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2

4.6

6.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