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区域内.比较突出的矿产资源是 A.煤 B.铁矿石 C.石油 D.有色金属矿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11--12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材料一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

材料二  (张之洞在武汉)举办了大批近代轻工业,以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所谓“湖北四局”为代表,……“四局”本身就是整个洋务派举办的纺织工业的代表。

尤其是张之洞举办的汉阳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煤矿联合企业,也是东半球上最早最大的钢铁企业。 ……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招商股100万两接办 ……转入正常生产后,先后为京汉、正太、淞沪、宁沪、沪杭甬、津浦、广九、川汉等铁路提供了铁轨,京汉铁路“除芦保一段外,二千余里,皆属汉厂自造。”

——马东玉《张之洞大传》

材料三  1926年11月26日,国民党在广东举行了中央政治会议,正式决定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去,并于1927年元旦在武汉正式办公。……1926年11月9日,北伐军克服南昌,蒋介石把他的总司令部设在南昌。并把他的嫡系部队布置在闽、赣一带,扩充实力,抢夺地盘,原来主张迁都武汉的蒋介石,变了卦,突然要求改迁南昌。

                                            ——北师大历史系《中国现代史》(上册)

   (1)材料一反映湖广地区经济的什么特点?湖北四局、汉阳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比较材料一、二,你认为当地经济正开始发生什么重大变化?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的理由,并简述其产生的后果影响。

材料四 

武汉城市圈略图

   (3)图中所示著名自然景观A是_________,该处景观的最佳观赏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武汉城市圈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5)位于武汉城市圈中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请综合评价该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材料五  在武汉100公里半径内,集中了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形成湖北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但该城市群地域经济发展彼此分割,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没有形成,产业低水平重复,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武汉作为该地区中心城市和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其服务、辐射、集聚周边城市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上,城市间存在不良竞争。

(6)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五中武汉城市群所存在的问题?

材料六  为了发展经济,湖北从本世纪初开始建立武汉城市圈。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的改革试验成功后,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注:城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

   (7)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将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示意的是该区域       (一月或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P点与Q点的距离约为          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                         为主。

(2)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与甲、乙两示意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

(3)该区域所在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比较这种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相比的优势。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_863)《酉阳杂俎》云:“高奴县出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燃灯极明。”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廓、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一,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5)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能源建设,石油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请列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石油工业的巨大成就,并说明其重大历史意义。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指出石油的广泛使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图

  材料三  中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草地面积

森林面积

淡水面积

45种矿产资源

110位

126位

76位

107位

55位

80位

中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利用率

每吨煤实

现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耗油

工业用水

重复利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世界平均水

平的30%

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20%

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比国外低

15%—25%

材料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按照中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7)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

(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9)根据材料四,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国家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