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 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 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 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列两个表格表示从1973年到1983年和从2000年到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表格具体的读法如下:如表1中的数字39.38,表示从1973年到1983年期间有39.38×104hm2的林地转化为草地。表格最下面一行的合计表示1973年的统计结果,例如13.62表示1973年时的耕地总量为13.62×104hm2;而表格右侧一列的合计表示1983年时统计的结果,例如18.65表示1983年时耕地总量为18.65×104hm2。
表1 塔里木河干流区1973-1983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 |
| |||||||||||
1973年 | 1983年 |
|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湿地 | 居工地 | 合计 |
| ||||||
耕地 | 10.62 | 1.86 | 5.72 | 0.45 | 0 | 18.65 |
| |||||
林地 | 0.63 | 27.67 | 22.33 | 1.64 | 0.01 | 52.28 |
| |||||
草地 | 2.03 | 39.38 | 109.95 | 7.75 | 0.01 | 159.12 |
| |||||
湿地 | 0.13 | 1.88 | 5.2 | 8.52 | 0 | 15.73 |
| |||||
居工地 | 0.15 | 0.04 | 0.05 | 0.01 | 0.37 | 0.62 |
| |||||
合计 | 13.56 | 70.83 | 143.25 | 18.37 | 0.39 | 246.4 |
| |||||
表2 塔里木河干流区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 | ||||||||||||
2000年 | 2005年 |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湿地 | 居工地 | 合计 | |||||||
耕地 | 23.63 | 3.17 | 11.3 | 0.44 | 0 | 38.54 | ||||||
林地 | 0.37 | 31.69 | 12.95 | 1.73 | 0 | 46.74 | ||||||
草地 | 0.55 | 11.29 | 140.18 | 5.08 | 0 | 157.1 | ||||||
湿地 | 0.2 | 1.59 | 3.78 | 7.44 | 0.01 | 13.02 | ||||||
居工地 | 0.17 | 0.01 | 0.03 | 0 | 0.68 | 0.89 | ||||||
合计 | 24.92 | 47.75 | 168.24 | 14.69 | 0.69 | 256.29 |
材料二:2005年与1973年相比,塔里木河干流区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干流区总人口数增加了近1倍,农业人口增加了61.5%。
(1)以上表格显示从1973年到2005年该流域耕地总量的变化情况为: ,其中以 转化而来的比例最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73年到1983年,草地转化为林地的总数大于林地转化为草地的总数
B.1973年到1983年,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草地和林地向其的转变
C.2000年到2005年湿地面积减少,主要转为草地、林地和居工地
D.2000年到2005年居工地的主要转变来源是耕地
E.1973年到2005年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3)描述从1973年到2005年该流域林地、草地、湿地、居工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耕地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原因。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右图9
材料二 A所在国盛产特殊玉石:树化玉。树化玉多生成于中生代,是树木在特殊条件下玉化形成的玉石。形成树化玉的必要条件有:第一:需要有茂密的森林。第二:在树木埋入地下之前,有一个燃烧或炭化的过程。第三: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将森林深埋地下。第四:需要良好的地质保护条件和环境,包括充足的岩浆,适合的温度,足够的压力,封闭稳定的环境等。
(l)a为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b、C为当地沿海白天与晚上的常见风向(称为海陆风),从成因、影响的时空尺度上比较a、b的差异。(12分)
(2)A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A地附近往往因气象条件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请说出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气象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10分)
(3)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二中划线部分描述的大自然掩埋森林于地下的可能方式及原因。(8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