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并联系陇海一兰新线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沿途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2)分析西气东输的西段与陇海-兰新线路径基本吻合的原因. (3)西气东输中宁郑州段路径向北弯曲的原因是什么? (4)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环保角度考虑主要原因是什么? (5)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什么问题? 35.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图和下表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 .② .③ .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在1978-l 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 .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 . (3)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 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 .该线西段已与 中亚铁路接轨通达西欧.将成为西欧大西洋沿岸与西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 (4)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铁路进藏的青藏.川藏等方案.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 .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 .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 . (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弱.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 (6)在西部开发的能源建设中.除西气东输工程外.正准备实施 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受惠的不仅是东部地区.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方面的好处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油气田,东至___;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___和___。
(2)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是:可将西部地区的___优势转化为___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缓解东部地区____紧张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______,缓解因能源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停工停产;可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油气田,东至___;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___和___。

(2)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是:可将西部地区的___优势转化为___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缓解东部地区____紧张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______,缓解因能源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停工停产;可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完成4-6题。

1.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

2.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措施,不包括

A.在杭州湾附近建设核电站

B.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积极利用西部的天然气资源

C.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充分利用黄河上游的水能资源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开放性  C.阶段性  D.综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又一千亿元级的巨型基础设施工程,图中A到B总长度为4200千米,三跨黄河、一渡长江,翻越吕梁山、太行山等山脉,使西北丰富的天然气输往华东地区。

(1)“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我国西部________盆地的天然气通过________运输的方式,输往东部的________市等地。

(2)“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有________,自然障碍的克服主要依靠________,有其作保证,该工程区位选择中,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因素。

(3)以往我国西部物资东运,主要依靠铁路运输,而天然气的运输没有选择铁路而是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来进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完成问题。


1.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1. A.
    生长期长
  2. B.
    年降水量大
  3. C.
    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4. D.
    灌溉条件良好

2.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措施,不包括


  1. A.
    在杭州湾附近建设核电站
  2. B.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积极利用西部的天然气资源
  3. C.
    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充分利用黄河上游的水能资源
  4. D.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1. A.
    整体性
  2. B.
    开放性
  3. C.
    阶段性
  4. D.
    综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