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3-5题. 3.图中M.N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水量丰富 C.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支流少 4.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5.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两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莱茵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甲图对比,该地在气候和地形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各有哪些?

(3)鲁尔工业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归纳两地钢铁工业

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不断调整,说明调整的措施和原因。

(4)简述武汉市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区位优势。

(5)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B省是我国的人口和粮食生产大省。该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 6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9%,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该省现有坡耕地8l 4万亩,其中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B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该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该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52分,A地出现了太阳直射头顶的现象,由此可知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海口市的人影朝向      方向。

(2)图中B是        铁路,该铁路线所经过地区是典型的         地貌区。

(3)C河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该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圆圈所示范围内地势低洼地区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按农业的地域类型划分,这种农业属于                     

(5)图示区域为什么会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1)N图中,表示M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___________图(选择填空)。

(2)北京的气温年较差为31.2 ℃,华盛顿(38.8°N)的气温年较差为25.3℃,北京的年较差大于华盛顿的主要原因是北京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受海洋影响大B.受暖流影响大

C.受地形因素影响大D.受季风环流影响大

(3)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其中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图中的大陆西海岸地区多火山和地震活动,试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5)若在图示范围内自南向北沿大陆西海岸旅行,沿途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热带荒漠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3~6题。

3.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乙地区花卉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有(  )

①较低的生产成本 ②肥沃的土壤 ③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