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热量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 A.暖温带 B.中温带 C.寒温带 D.亚热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左右,山东省出现了近几十年最严重的夏秋连旱现象。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山东省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2002年7月16~17日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  )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C、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D、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左右,山东省出现了近几十年最严重的夏秋连旱现象。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2.山东省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3.2002年7月16~17日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  )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C、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D、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4.“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左右,山东省出现了近几十年最严重的夏秋连旱现象。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1. A.
    气旋
  2. B.
    反气旋
  3. C.
    暖锋
  4. D.
    冷锋

2.山东省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


  1. A.
    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2. B.
    地形多低山丘陵
  3. C.
    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4. D.
    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3.2002年7月16~17日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


  1. A.
    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2. B.
    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3. C.
    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4. D.
    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4.“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1. A.
    ①②
  2. B.
    ②③
  3. C.
    ①④
  4.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