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11回答问题。
图11
1.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市场
2.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8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
材料二 某区域等高线图(图11)。
图11
(1)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除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外,还包括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甲、乙、丙、丁四国国土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风速超过3~4米/秒时,可使地表细粒物质飞扬,成为起沙风。图示地区每年出现起沙风100~400次,简析该地多起沙风的自然原因。
(3)B河流域是该地区重要的粮食和渔业生产基地,20世纪70年代兴建了自A河的调水工程,简述该调水工程的主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8年12月28日10时,武汉长江隧道通车试运行,中华民族实现了“隧穿长江”的梦想。这是继51年前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武汉成功修筑的第一条长江公路隧道。它的建成是长江过江交通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长江过江通道迎来了“江上架桥、水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
武汉长江隧道全长3.63公里,工程概算投资20.5亿元,为双线双车道,设计行车时速为50公里。它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长江交通隧道,也是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
材料二 武汉市区位图(图11)
图11
(1)图中L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_,简析武汉市在水运方面的区位优势。
(2)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开发利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3)目前,武汉市欲将周边城市纳入自己的怀抱,“武汉城市圈”初具规模,试分析武汉城市圈形成的主要瓶颈,并结合背景资料及图示信息,分析修建长江隧道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青藏高原局部地区年降水量、≥11℃的积温分布图。
|
(1)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____________。(2分)
(2)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地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 (1分)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4)下列叙述能反映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单选) (1分)
A.特有的文化风景是马头琴声和那达慕节庆
B.传统民居为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
C.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D.坎儿井、清真寺和节奏强烈的民族歌舞展现西域风情
(5)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既属于“三江并流”中的河流,又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河流是__________,(1分)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____________。(1分)该地区水能蕴藏量居全国之最,请分析其原因。 . (2分)
(6)甲处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分)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读中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图和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图11
(1) 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在1960年前后曾有大幅度波动。这与当时的什么环境因素有关?
(2)读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1953年,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5%左右,这与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条件有关?在1995年,25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口数明显减少,这与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条件有关?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但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请结合表1资料(1994年部分省、市、区家庭人口、孩子数量、育龄妇女初婚年龄统计)谈谈体会。
表1
|
|
|
|
|
|
子女数量构成% |
|
|
|
|
|
一孩 | 两孩 | 多孩 | 育龄妇女平均年龄(岁) | 家庭平均人口(人/户) |
|
全国 | 62.75 | 27.75 | 9.50 | 22.73 | 3.89 |
上海 | 94.15 | 5.85 | 0.00 | 24.09 | 2.99 |
山东 | 75.49 | 19.91 | 4.60 | 24.32 | 3.60 |
陕西 | 58.31 | 32.45 | 9.24 | 22.41 | 3.96 |
广西 | 51.59 | 34.04 | 14.37 | 22.74 | 4.69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