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
欣赏旅游景观应根据不同景观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2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2.在观赏黄山风景区中的“猴子观海”、“妙笔生花”等景点时要
A.把握时机 B.发挥想象
C.移情于景 D.了解构景手法
3.下列关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到景观之美 ②通过视觉欣赏,不仅能体会到形象美,同时也可领悟到触觉美和声音美 ③发挥想象和移情于景,才会心随景化、情景交融,顿觉天工之巧、美妙绝伦 ④不登山涉水,也会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右图为扬州瘦西湖公园一处著名景区一吹台一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景区主要的构景手法是( )
A.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B.用隔景法将园景与塔隔成不同的景区
C.用圆形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秀丽风光限在框中,成为框景手法
D.借园外的景物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这属于借景手法
(2)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 )
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B.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
C.当地的民族风情
D.豪华高贵的皇家风范
(3)在游览时要想欣赏到这样独特绝佳的景致应 (填字母)
A.把握好时机 B.选择观赏位置 C.抓住景观特点 D.发挥想象
(4)“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绕,夜亭玉人箫”,你觉得要欣赏体会扬州瘦西湖之妙,最好何时去游览? 。
(5)扬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形成、发展与哪条河的通航有关?
|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材料一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
材料二 (张之洞在武汉)举办了大批近代轻工业,以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所谓“湖北四局”为代表,……“四局”本身就是整个洋务派举办的纺织工业的代表。
尤其是张之洞举办的汉阳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煤矿联合企业,也是东半球上最早最大的钢铁企业。 ……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招商股100万两接办 ……转入正常生产后,先后为京汉、正太、淞沪、宁沪、沪杭甬、津浦、广九、川汉等铁路提供了铁轨,京汉铁路“除芦保一段外,二千余里,皆属汉厂自造。”
——马东玉《张之洞大传》
材料三 1926年11月26日,国民党在广东举行了中央政治会议,正式决定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去,并于1927年元旦在武汉正式办公。……1926年11月9日,北伐军克服南昌,蒋介石把他的总司令部设在南昌。并把他的嫡系部队布置在闽、赣一带,扩充实力,抢夺地盘,原来主张迁都武汉的蒋介石,变了卦,突然要求改迁南昌。
——北师大历史系《中国现代史》(上册)
(1)材料一反映湖广地区经济的什么特点?湖北四局、汉阳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比较材料一、二,你认为当地经济正开始发生什么重大变化?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的理由,并简述其产生的后果影响。
材料四
武汉城市圈略图
(3)图中所示著名自然景观A是_________,该处景观的最佳观赏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武汉城市圈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5)位于武汉城市圈中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请综合评价该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材料五 在武汉100公里半径内,集中了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形成湖北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但该城市群地域经济发展彼此分割,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没有形成,产业低水平重复,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武汉作为该地区中心城市和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其服务、辐射、集聚周边城市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上,城市间存在不良竞争。
(6)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五中武汉城市群所存在的问题?
材料六 为了发展经济,湖北从本世纪初开始建立武汉城市圈。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的改革试验成功后,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注:城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
(7)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将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意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