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1:“中国—东盟”局部地区图。
材料2: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现今境内古迹随处可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被誉为“民居博物馆”。纳西先民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纳西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丽江城内的“东巴记忆遗产亭”,展示了东巴象形文字、东巴舞蹈、东巴音乐等古老的纳西传统文化。
(1)图中A国是________,B国是________。该区域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我国有一处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保护区是________;该地区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环境,生物类型繁多,其原因是(多选)( )
A.地形闭塞,人迹罕至,人类活动影响很小
B.地形复杂,物种交流不便,原有物种保留完整
C.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
D.自然条件特殊,物种变异明显
(3)结合材料说明丽江古城为什么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1—3题。
地区 | 青藏地区 | 四川盆地 | 南方大部 | 华北地区 | 西北大部 | 东北大部 | 塔里木盆地 | X |
类型 | 214 | 441 | 442 | 333 | 124 | 323 | Y | 312 |
1.X地可能是( )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2.Y类型代号应为( )
A.134 B.421 C.143 D.222
|
2010年1月15日下午,中国多省市观测到本世纪首场日环食。这次日环食持续了11分08秒,是未来超过1000年时间内最长的一次,下次再想观测要等到3043年。此次日环食从中非西部开始,经印度洋.印度南部.缅甸等国家最后进入我国,16时59分在中国胶东半岛结束,全程持续约5个小时。环食带在我国境内主要经过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等省市。估计有1亿多人能观赏到此次日环食。读图并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哪幅图大致可表示此次日环食发生时的日.地.月三者间位置关系( )
2.正当我国日环食奇观结束时,下列可信的地理现象是( )
A.美国东部太阳正在冉冉升起
B.英国伦敦股市刚刚开盘
C.巴西圣保罗市(23°30′S,46°30′W)正处于日落前后
D.南极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3.对图示范围日环食最佳观测带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带内各地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B.带内气候全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带内河流最终都向东流注如东海 D.带内拥有五种基本地貌类型
纬线在青岛-兰州之间三次穿越黄河。读
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①②③依次代表
纬线穿越黄河的地点)(如图a),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如图b所示),其中与①处气候成因相同的是________。
(2)①处附近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________;其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在土地在利用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_问题。
(3)①处附近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________;它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基地发展相同的主要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4)②附近是我国著名的高原________;该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5)③处附近,黄河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①处附近,人们可眺望五岳名山中的________,该山位于________省,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__。
2010年1月15日下午,中国多省市观测到本世纪首场日环食。这次日环食持续了11分08秒,是未来超过1000年时间内最长的一次,下次再想观测要等到3043年。此次日环食从中非西部开始,经印度洋.印度南部.缅甸等国家最后进入我国,16时59分在中国胶东半岛结束,全程持续约5个小时。环食带在我国境内主要经过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等省市。估计有1亿多人能观赏到此次日环食。读图并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哪幅图大致可表示此次日环食发生时的日.地.月三者间位置关系( )
正当我国日环食奇观结束时,下列可信的地理现象是( )
A.美国东部太阳正在冉冉升起
B.英国伦敦股市刚刚开盘
C.巴西圣保罗市(23°30′S,46°30′W)正处于日落前后
D.南极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对图示范围日环食最佳观测带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带内各地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B.带内气候全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带内河流最终都向东流注如东海 D.带内拥有五种基本地貌类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