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试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1)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说出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据图指出A省的资源优势,说明该区域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理由。
(5)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试分析其形成机理。
(6)2010年黄金周期间,丹霞山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同比增长87%;共接待旅游团队445个,同比增长137%,特别是韶关市外旅行社直接组团到景区的数量大幅增加。游客来源主要来自哪里?为什么?
(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原因,并说明这种趋势可能带来的后果。
图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材料一: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试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1)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4分)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说出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3分)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3分)
(4)据图指出A省的资源优势,说明该区域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理由。(8分)
(5)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试分析其形成机理。(6分)
(6)2010年黄金周期间,丹霞山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同比增长87%;共接待旅游团队445个,同比增长137%,特别是韶关市外旅行社直接组团到景区的数量大幅增加。游客来源主要来自哪里?为什么?(4分)
(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原因,并说明这种趋势可能带来的后果。 (8分)
图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材料一: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试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1)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4分)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说出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3分)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3分)
(4)据图指出A省的资源优势,说明该区域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理由。(8分)
(5)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试分析其形成机理。(6分)
(6)2010年黄金周期间,丹霞山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同比增长87%;共接待旅游团队445个,同比增长137%,特别是韶关市外旅行社直接组团到景区的数量大幅增加。游客来源主要来自哪里?为什么?(4分)
(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原因,并说明这种趋势可能带来的后果。 (8分)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
1)比较上面两幅图,洞庭湖面积的变化是________。(
2)导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
3)导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人为因素有____________。(
4)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洞庭湖面积发生变化,带来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6)近年来,我国对洞庭湖湿地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小题1】比较上面两幅图,洞庭湖面积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二分析,面积的变化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4分 )。
【小题2】导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
【小题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三条)( 3分 )。
【小题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4分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