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随着工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有:---[ ] A.工业化起步晚.目前主要从事传统的基础工业的建设 B.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C.传统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 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D.其他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纲要的重点,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中阴影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2)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趋势,针对图b中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为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如果把北宋看作小麦经济和水稻经济的分水岭,我们会发现,水稻接掌中国农业后,中国统一王朝的更迭周期比过去延长了。从历史上的人口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从未超过六千万,但是北宋以后人口急剧增加,到清朝末年达到了4亿。北宋以前的3 000余年间,中国的人口、经济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繁荣,相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游牧民族虽然屡次南侵,却始终不能深入到帝国的纵深地带。但北宋以后,由于经济重心转移到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使中原地区变得空虚起来,给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机会。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恩怨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随后,蒙古和满族也都先后成了中国的统治者。我们似乎很幸运,在我们的文明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们利用水稻这种植物成功地应付下来,使历史发展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我们始终守着最让人感觉踏实的农业,无论商业还是工业都显得没什么必要,甚至是不务正业。于是,机会在贫瘠的小麦田陇中到来,很快又从肥沃的水稻沟渠中流走了。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博文《小麦与水稻的接力赛》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水稻经济代替小麦经济掌握农业后产生的历史作用。(10分)

材料二  中国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的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4)结合图b和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甲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乙是日本与韩国企业在我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图丙是韩国、沈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甲中的国家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比较说明图乙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异同点。

 

(3)简要说明青岛、大连、上海等地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家企业来华办厂共同具有的区位优势条件。

 

(4)2009年9月13日下午,第8届沈阳韩国周在沈阳开幕,其主题是“友谊、交流、合作、发展”。活动由经贸交流、文化交流两大板块七项重要活动组成,此活动不仅搭建了中韩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而且也成为沈阳对外开放的品牌。如图丙,中韩交流活动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是         (  )

A.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动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    D.原料、水源、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甲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乙是日本与韩国企业在我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图丙是韩国、沈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甲中的国家名称。
  A    ,B    ,C    
(2)比较说明图乙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异同点。


(3)简要说明青岛、大连、上海等地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家企业来华办厂共同具有的区位优势条件。


(4)2009年9月13日下午,第8届沈阳韩国周在沈阳开幕,其主题是“友谊、交流、合作、发展”。如图丙,中韩交流活动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是        (  )
 A.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动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                 D.原料、水源、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甲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乙是日本与韩国企业在我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图丙是韩国、沈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甲中的国家名称。

A    ,B    ,C    

(2)比较说明图乙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异同点。

(3)简要说明青岛、大连、上海等地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家企业来华办厂共同具有的区位优势条件。

(4)2009年9月13日下午,第8届沈阳韩国周在沈阳开幕,其主题是“友谊、交流、合作、发展”。如图丙,中韩交流活动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是    (  )

A.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动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         D.原料、水源、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世界粮食、能源、原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粮食价格走势图:

(1)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价格涨幅最大的粮食是              ,涨幅为            ;伴随粮食价格的上涨,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B.西欧   

C.西亚                                            D.日本

(2)有专家认为,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是驱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试简要说明理由。

(3)长江三角洲地区曾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如今每年需从外地调入大量粮食,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二: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危机后国际社会怎样稳定世界石油价格.

材料三:从2007年年初以来,物价上涨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有专家指出此轮物价上涨与以往不一样,有以下原因引起:①国际联动。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主要资源性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上这些上游产品均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价格上涨,会进一步传导到我国的下游产品,推动了国内物价的上涨。②资金输入。2008年前两个月份,我国外汇储备量超过1100亿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③成本推动。随着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国内的土地价格、资金成本近年来都处于上涨趋势。④需求转换。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转移的农村富裕劳动力成为了新增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中国的整体需求处在升级换代,从典型的温饱型在向享受型升级。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6)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政府解决当前面临的物价上涨问题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7)材料三中有关专家对此轮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蕴涵着哪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