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6.回答14-16题. 14.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15.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水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 16.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交通发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6为四处景观,图7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①韩国济州岛玄武岩海岸    ②澳大利亚石灰岩海岸    ③甘肃景泰黄河砂砾岩石林  ④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

图6

14.造成图6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①-冰川侵蚀    

B. ②-海浪沉积   

C. ③-风力侵蚀     

D. ④-流水侵蚀

15.图7中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 a、c、d   

B. b、c、d   

C. c、d、e    

D. e、f、a

16.图6中四处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7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① 甲→a→乙→b  B.② d→丁→b→c C.③ 丙→c→d→丁  D.④ 戊→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右图:我国甲、乙、丙三地区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

地区

海拔(米)

3658

505

7

年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平方厘米·年)

202.4

88.5

112.3

年日照时数(小时)

 

 

 

年平均气温(℃)

7.5

16.3

16.1

七月平均气温(℃)

14.9

25.8

28.7

一月平均气温(℃)

 

 

 

干湿地区

半干旱区

湿润区

湿润区

年均降水量(mm)

453.9

976

1400.7

所在农业区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高)

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低)

所在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

 

 

 

(年日照时数):   A.1239.2       B.1970.6        C.3005.3

(一月平均气温): A.-2.3        B.3.6           C.5.6

(所在农业区主要农作物):A.水稻、甘蔗等   B.青稞等   C.水稻、油菜等

(2)甲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和降雨量各月分布状况。下图为根据表中某地30年来观测结果所绘制的风频玫瑰图。读表和图,回答1~2题:

月份

十一

十二

年均温

年降雨量

气温(℃)

-10

-30

-22

-10

7

1O

15

16

-5

-18

-34

-42

-13.6

降雨量(mm)

6

5

45

1O

21

24

26

20

15

10

9

3

194

气温(℃)

13.9

16.7

23.9

30

33.3

36.7

35

33.3

31.7

26.1

20

15

26.3

降雨量(mm)

7.6

7.6

7.6

5.1

2.5

5.1

2.5

27.9

7.6

0

2.5

2.5

78.5

气温(℃)

6.5

7.3

9.5

12.7

16.1

20.5

24.3

21.6

18.8

14.4

10.5

6.9

14.1

降雨量(mm)

62

52

48

42

40

35

36

45

64

70

67

62

623

气温(℃)

22.4

22.8

23.6

25.5

24.4

23.9

23.9

25.5

23.3

22.8

22.4

22.8

23.6

降雨量(mm)

6.5

5.5

10.2

53.2

188

320

306

295

320

266

35

18

1823.4

1.如图最可能为表中的哪一个地区  (  )

A.甲  B.乙  C.丙  D.丁

2.结合上题以及表中气候数据,推测图中最强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

B.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时北移偏转形成

C.地处北半球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

D.北太平洋暖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1:中央气象台2010.1.3日发布寒潮和暴雪橙色警报,一股强冷空气从北到南给中国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包括北京市在内的中国北方地区迎来新一年中最大一场雪,雪量之大、降温之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空中、地面交通已受到极大影响。京津等地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应对不利天气。京津两市中小学4日亦紧急停课一天。

某同学整理了石家庄2010年1月2日—6日气温变化情况如下:

日期

1月2日

 

1月3日

 

1月4日

 

1月5日

1月6日

 

 

气温(℃)

最高气温

 

-2℃

-6℃

-6℃

-9℃

-6℃

最低气温

 

-7℃

-8℃

-9℃

-14℃

-16℃

平均气温

-4℃

-7℃

-8℃

-12℃

-12℃

 

材料2   中国天气网2010年1月11日讯  近日,新疆北部遭遇罕见强降雪袭击,降雪持续10天,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85厘米,致使当地26万余人受灾,1人死亡,交通几度中断。

 

(1).形成石家庄 气温变化和新疆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1分)      

 

 

 

A                          B                    C                   D

(2).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1分)           

A.干旱         B.雪灾         C.台风      D.洪涝

(3).下列哪一地区受这种天气系统影响最小(1分)            

A.山东半岛          B.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

(原创题)读材料2和图,回答:

(4).图中甲乙两区,哪个区域相对湿润?            ,原因                          。

从温度带来说甲位于                  ,乙位于                 

(5).甲乙两区域的典型农作物分别是什么,各自的优势自然条件是什么?(4分)

 

 

 

 

(6).写出图示区域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名称(各1条),各自水文特征?(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我国甲、乙、丙三地区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地区

海拔(米)

3658

505

7

年太阳总辐射量

(千卡/平方厘米·年)

202.4

88.5

112.3

年日照时数(小时)

3005.3

1239.2

1970.6

年平均气温(℃)

7.5

16.3

16.1

七月平均气温(℃)

14.9

25.8

28.7

一月平均气温(℃)

-2.3

5.6

3.6

干湿地区

半干旱区

湿润区

湿润区

年均降水量(mm)

453.9

976

1400.7

所在农业区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高)

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低)

所在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

水稻、甘蔗等

(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所在农业区主要农作物):A.水稻、油菜等   B.青稞等 

(2)甲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