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右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24~26题。
24.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5.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距海远近
26.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田农业
B.发达的乳畜业
C.旱作农业
D.混合农业
右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24~26题。
24.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5.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距海远近
26.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田农业
B.发达的乳畜业
C.旱作农业
D.混合农业
右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3,完成以下3题。
1.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N地
B.M地
C.P地 D.Q地
2.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洋流 B.纬度位置
C.地形 D.距海远近
3.图示地区主要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游牧业
左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及冬半年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
(1)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左图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2)分析右图中B所示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3)冬半年,右图中A城市常为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天气,而B城市则常常是低温阴雨天气。简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4)分析右图中B所示地区的耕地分布特点和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右图9
材料二 A所在国盛产特殊玉石:树化玉。树化玉多生成于中生代,是树木在特殊条件下玉化形成的玉石。形成树化玉的必要条件有:第一:需要有茂密的森林。第二:在树木埋入地下之前,有一个燃烧或炭化的过程。第三: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将森林深埋地下。第四:需要良好的地质保护条件和环境,包括充足的岩浆,适合的温度,足够的压力,封闭稳定的环境等。
(l)a为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b、C为当地沿海白天与晚上的常见风向(称为海陆风),从成因、影响的时空尺度上比较a、b的差异。(12分)
(2)A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A地附近往往因气象条件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请说出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气象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10分)
(3)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二中划线部分描述的大自然掩埋森林于地下的可能方式及原因。(8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