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受陆地面积.地形以及气候的影响.甲图国家河流特征 . 资源丰 富. (2)穿越中南半岛五国的河流名称 ,从河谷地形来看.该河流上游呈 型.落差大.因而 资源丰富. 河流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分析该河流河口附近多沼泽分布的原因 . (3)从地质条件看.甲丙共同特点是 . (4)据报道:今年以来中国的油.电.煤.运普遍紧张.加上近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能源紧张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要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
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
D.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
【小题2】造成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③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④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

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

D.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

2.造成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

① 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②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③ 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④ 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某山地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有关该山地的正确叙述是

A. 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B. 东坡积雪冰川带范围比西坡大

C. 所在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 西坡自然带更丰富

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西坡山麓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 落叶阔叶林带    B. 针叶林带     C. 常绿硬叶林带     D. 雨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三角正面临2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今年初有关专家的警告,针对的是农民工外流、企业招工难问题而发,谁料刚过半年,这一问题已被企业倒闭、工人欠薪所取代,而港资工厂则首当其冲。
材料二: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一种新趋势,由以往一味向北边内陆地区转移,开始向南边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材料三:
    由于近年来工业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珠江三角洲地理水环境逐渐恶化,下图是珠江河口潮流界范围示意图(海洋涨潮时,潮水沿河上溯一定的距离,其达到的最远断面,称为潮流界)。
(1)珠江三角洲在这次企业倒闭潮中,主要倒闭的企业包括下列哪些类型?(双选)
[     ]
    A、原料导向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出口导向型工业
    D、高科技工业
(2)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由内陆地区转向东南亚国家的趋势原因。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可持
    续发展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影响潮流界位置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二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海水上溯到珠江内的距离越来越长,使河水盐度增加,导致农业减产,工业设备受损,人民
    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试分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南极冰盖最高点示意图(新华社图片)

材料二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月18日电人类首次上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北京时间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l 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 093米。科学家介绍,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在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冰雪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冰穹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冰穹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

   (1)科考队2004年12月22日从中山站启程,到抵达南极冰盖之巅这一期间(多选题)   

A.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B.南极圈以南地区一直都处于极昼

C.上海一直是昼长小于夜长           

D.南极大陆一直被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

   (2)科考队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多选题)   

A.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积雪覆盖的冰裂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

C.严寒和高原反应使队员身体不适

D.随时会遭遇熊的袭击

   (3)南极冰盖最高点在中山站(69°22′24″S,76°2′40″E)的           方向。

   (4)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南极洲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