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然后填在题后的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世界人口达到60亿的时间是                     (  )

A.1999年 10月10日        B.1999年10月12日   

C.1998年10月11日        D.1998年10月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上将各小题中正确者涂“A”,错误者涂“B”。

1.“北京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2.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地方时刻可能不同。

3.1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4.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5.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6.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8.青藏铁路沿线花费巨资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这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人地关系思想。

9.区域内部某自然环境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本区域内、外其他环境要素的变化。

1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与北京相比,南京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

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各地农业减产。

3.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向斜成为山岭是因为槽部受挤压,物质堆积形成的。

5.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6.工业联系必然引起工厂近距离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区。

7.相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不同。

8.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分布的空间格局。

9.可以利用GIS和GPS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实施监测。

10.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小题1】与北京相比,南京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各地农业减产。
【小题3】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小题4】向斜成为山岭是因为槽部受挤压,物质堆积形成的。
【小题5】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小题6】工业联系必然引起工厂近距离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区。
【小题7】相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不同。
【小题8】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分布的空间格局。
【小题9】可以利用GIS和GPS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实施监测。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