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三根曲线代表年降水量等值线.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农耕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 C.③是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①②③年降水量的渐变规律主要受地形影响 14.EF之间的直线距离约是 ( ) A.580km B.350km C.430km D.880km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A.沿海高,内陆低                  B.西部高,东部低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部高,中西部低

13.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B.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C.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D.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14.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A.煤炭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天然气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某城市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据图示判断,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原因是

A.位于河流沿岸                         B.位于铁路沿线

C.临近海港                             D.矿产资源丰富

14.滨海区的建设,有利于

①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状况

②扩大城市规模,方便城市内部联系和管理

③扩大对外开放

④分散老城区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图中功能区布局合理的是

A.①处建造纸厂                        B.②处建港口

C.③处建滨海旅游区                     D.④处建化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和经济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1-14题。

1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地貌   B.植被、土壤   C.水文、土壤    D.气候、植被
12.下列关于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的能源输送路线是西气东输工程
②图中的能源输送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数量,中部地带多于西部地带
③南昆铁路跨越两大经济地带
④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没有热带季风气候     B.青藏高寒区的降水量都在400毫米以下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气温年较差大 D.青藏高寒区有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形

14.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属于西部开发的省级行政单位正确的一组是(    )

A.云南、广西、贵州         B.内蒙古、山西、云南

C.新疆、宁夏、广西         D.贵州、四川、青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右图为某地区“大陆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大陆度”是表示大陆对各地气候形成影响程度的指数。其公式为(式中D为大陆度,为气温年较差,为纬度)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气温统计数据。

漠河

哈尔滨

北京

上海

广州

西沙

最热月平均气温

18.4

22.7

26.0

27.9

28.3

28.9

最冷月平均气温

-30.6

-19.7

-4.7

3.3

13.4

22.8

气温年较差

49.0

42.4

30.7

24.6

14. 9

6.1

材料三:

⑴若图中O点位于某大陆的中心,导致A、B、C三地大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___

___       _,D地的大陆度比F地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

⑵若圆心O点位于大洋中,则图中大陆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

⑶上海的大陆度约为__________,北京、上海、兰州三地比较,大陆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_ _____,四川盆地的大陆度比长江中下游地区_ ____(大或小)。

⑷简述我国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⑸我国大陆度是同纬度最高的,这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