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素有“八百里洞庭 之称.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种种原因.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退缩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据此完成16-17题. 16. 洞庭湖区面积不断缩小.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缩小的速度加快.引起该湖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7.针对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的现状.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下列措施不属于洞庭湖区正确治理措施的是 A. 退湖还田 B. 退耕还林 C. 移民建镇 D. 疏浚河道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南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下图为湖南省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1)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简要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湖南省河湖众多、湿地广布,对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请你谈一谈湿地有哪些主要功能?(至少回答两点)(4分)

(3)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试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4分)

(4)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纪末,洞庭湖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和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小题1】比较上面两幅图,洞庭湖面积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二分析,面积的变化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4分 )。
【小题2】导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
【小题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三条)( 3分 )。
【小题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4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变化:

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