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洞庭湖的面积如此变化.导致 A.我国粮食总量大幅度增长 B.我国耕地面积成倍增加 C.洞庭湖的环境功能进一步减弱 D.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保护湿地十分必要。据此回答各题。

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青海湖   ②三峡水库   ③东海滩涂   ④日本海     ⑤尼罗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湿地的功能和用途正确的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3.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新华网长沙(2007年)7月9日电: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外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完成下列各题。

1.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洞庭湖的面积缩小,其后果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

C.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小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2.洞庭湖区的鼠害暴发,与蛇和猫头鹰等老鼠天敌被人类滥捕殆尽有关。人类对蛇和猫头鹰等老鼠天敌的滥捕,违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A.持续性原则     B.全球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小家鼠、黄鼠等

B.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

C.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D.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主要危害林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 “洞庭湖的变迁图”(图2-1-3),回答:(10分)

(1)300年来洞庭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                            

(2)洞庭湖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史载南宋时期“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

(4)上题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从人地伙伴论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面试题。

若A为长江和洞庭湖的主要补给形式,则A可表示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地表水

当洞庭湖与长江存在a所示关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洞庭湖的通航能力为一年中最大  B、北方大部分地区千里冰封

C、长江处于丰水期  D、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当洞庭湖的面积缩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示流量增大             B、b所示流量增大

C、a、b所示流量都减小        D、a、b所示流量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A为长江和洞庭湖的主要补给形式,则A可表示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地表水

2.当洞庭湖与长江存在a所示关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洞庭湖的通航能力为一年中最大  B、北方大部分地区千里冰封

C、长江处于丰水期  D、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3.当洞庭湖的面积缩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示流量增大             B、b所示流量增大

C、a、b所示流量都减小        D、a、b所示流量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