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其主要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松花江主要流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流域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乌苏里江渔业资源丰富.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三江平原的过度开垦.使沼泽湿地.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材料一: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 材料二: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图).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的变化是: .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2)“三江 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 .原因是 . (3)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4)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6分)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4)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三江平原的过度开垦,使沼泽湿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材料二:下图表示的是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

材料三: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________,沼泽面积________,这种变化会使气候变得________。(6分)

(2)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10分)。

(4)全球气候________,黑龙江省积温________,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条件改善,是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4)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三江平原的过度开垦,使沼泽湿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材料二:下图表示的是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

材料三: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________,沼泽面积________,这种变化会使气候变得________。

(2)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全球气候________,黑龙江省积温________,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条件改善,是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6分)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4)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三江平原的过度开垦,使沼泽湿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材料二:下图表示的是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

材料三: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________,沼泽面积________,这种变化会使气候变得________。(6分)
(2)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10分)。
(4)全球气候________,黑龙江省积温________,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条件改善,是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东北地区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2年2月2日是第1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旅游”(WetlandsandTourism),以此呼应将于2012年6月在罗马尼亚召开的湿地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COP11)的主题:湿地、旅游与休闲。
1.三江平原所处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请分析该地区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江平原目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年10月首批2450吨来自东北平原的虎林新大米运抵上海,并相继在各大超市陆续上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试从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虎林地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试从地理角度分析“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东北地区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2年2月2日是第1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旅游”(Wetlands and Tourism),以此呼应将于2012年6月在罗马尼亚召开的湿地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COP11)的主题:湿地、旅游与休闲。

1.三江平原所处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请分析该地区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3.三江平原目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

4.2011年10月首批2450吨来自东北平原的虎林新大米运抵上海,并相继在各大超市陆续上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试从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虎林地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5.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试从地理角度分析“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