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析下表(某年来苏州旅游的外地游客统计)有关数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来源

人数

比例

平均逗留天数

上海

45万

45%

2天

江、浙两省

25万

25%

3天

华东其他省份

20万

20%

3天

其余省市

10万

10%

4天

总计

100万

100%

2.65天

(1)下面两幅苏州景区图片中的景物,具有突出美学价值的是__________,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____________。这些景物共同具有________价值。

(2)到苏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是有限的。

(3)来自沪、江、浙的游客占绝大多数,这说明________是旅游的主要客源地。

(4)从时间和距离来看,赴苏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________途和________期为主。

(5)可见,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有时不一定与其旅游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___,尤其是旅游地与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6)请你对苏州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我国部分大城市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25—28问题。

项目

人口增长(%)

1982—1990年

1990一2000年

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全市

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全市

北京

-3.38

40.46

13.12

17.20

-8.16

45.52

10.25

27.73

上海

-2.46

52.12

-1.02

6.50

-9.36

47.25

-1.20

25.47

大连

-11.81

55.90

11.60

18.26

-12.25

58.22

l0.05

28.31

杭州

-1l.80

38.55

6.84

10.08

-15.92

38.5l

5.12

28.32

25.四个城市中,1982—1990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

A. 北京                      B. 上海    

C. 大连                      D. 杭州 

26.四个城市中,1990-2000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是   (      )

A. 北京                      B. 上海    

C. 大连                      D. 杭州

27.四个城市中,1990-2000年,从市中心迁出人口最多的是   (      )

A. 北京                      B. 上海    

C. 大连                      D. 杭州

28.表中数据反映出四个城市的共同特征是                    (      )

A. 市中心区人口都主要迁往远郊区       B. 都出现了逆城市化(或郊区城市化)现象

C. 都表现出快速的人口自然增长         D. 都表现出较高的老龄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16分)根据材料,回答列问题。

资料一:

右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当地时间2009127日10 时40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A城市开幕。此次大会将持续11天,有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将参加峰会。全球变暖是此次大会关注的焦点,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度之间。

资料二:

 A城市1961-199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0.1

-0.1

2

5.6

10.9

15

16.4

16.3

13.3

9.6

5.1

1.8

降水(mm)

36

24

34

35

40

45

57

55

53

47

52

47

降水日数

17

13

14

13

13

11

13

13

14

14

17

16

(1)从北京到A市飞行时间为14个小时,从A市机场到全球气候大会会议地点需要1小时,为节省时间,北京某参会记者适宜选择的航班时间(北京时间)为        

 A.12月6日19时   B.12月7日19时     C.12月7日2时     D.12月6日2时

      

(2)据资料二概括A城市气候特征,并分析其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3)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4)分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读下面有关巴西的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巴西地图和甲乙两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图

材料2: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孕育着3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美洲鳄、美洲豹、蓝紫金刚鹦鹉、巨犰狳等都是濒临灭绝物种。然而近些年来科学家发现,由于大豆种植业和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沼泽面积日益减少,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45年以后这块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将在地球上消失。
(1)阅读资料1,归纳甲乙两城市降水的共同特征,对比两城市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出潘塔纳尔湿地最突出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和其消失后当地易产生的自然灾害(2分)
材料3: 巴西政府规定,自2008年1月开始,强制性要求燃料销售商在柴油燃料中搀杂2%的生物柴油(主要以蓖麻、大豆等原料制成),到2013年1月该搀杂比例将提高至5%。

2008年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
(3)结合材料3,说出可再生能源在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简要说明政府强制性提高生物柴油比重的意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6分)某校(100ºE)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左下图所示,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右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是      
(2)乙图中反映9月23日影长的点是       ,反映6月22日影长的点是       
(3)在日期③时,该小组所在学校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4)该学校纬度大致是     

A.21.5ºNB.21.5ºSC.45ºND.45º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