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近年来.该地区形成了农业用地与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错分布的景观.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陕西省安塞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据此完成43-44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材料一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l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法》。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l925年11月,苏维埃政权发布的新的法令,放宽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条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产积极性下降。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的调查,有l0780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20户。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苏维埃政权在农村经济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分析指出这些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结果如何?

材料三  为了发挥区域优势,趋利避害,发展特色农业,增产增收。新疆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种植瓜果的经验,引进山东蔬菜大棚技术,反季节生产新疆特色瓜果。图为新疆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大棚的设计利用了温室效应原理,找出该大棚的改进所利用的地理学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解析图中所示的地理过程。

   (4)近些年,反季节大棚在当地逐渐增多。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四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是大胆探索,努力做好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二是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三是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推进农业国际化。五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5)分析山东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是如何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材料五  山东30年的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形势下,山东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山东省正围绕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等问题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6)依据上述材料,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机制角度,说明我省应如何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中国与印度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两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中印某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图”,说出A、B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条件。(8分)

           

    (2)自1978年起到21世纪初,中印两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1年中国农业增加值达到14610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了1.85倍;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9356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40倍。中国的粮棉产量居世界首位。

    印度自60到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1994年印度用于农业研究的经费占GDP的比重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今天的印度已经从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确定的依据: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

(1)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甲、乙两区域符合优势产区条件的是________,试说明原因。

(2)甲区域的耕作土壤是________,该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试分析农业低产田形成的原因及针对原因应采取的措施。

(3)近年来,乙区域由于土地超载使用,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为此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

(4)甲区域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5)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递增14%,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简述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平原上河道纵横交错,丘陵错落分布,热量、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农作物可终年生长。中部一些低洼地 区常年积水不退。这里的劳动人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了独特的基塘生产,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生态农业。

  (1)影响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

  A.土地辽阔,平原面积广

  B.河网密布

  C.地势低洼

  D.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好

  (2)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在图中A、B、C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其最佳方案是: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从工业原料的来源考虑,该地附近还可设置的加工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举两例)。

  (4)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其生产具有一定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其布局一般要考虑接近_________和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C两工厂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_________,工厂这样布局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中国、美国两区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区域是世界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 B区以西的西部草原区近年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说明当地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或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与C平原种植同类农作物的美国农业带是______(番号)。在形成C平原的河流中,流经我国境内的河流发源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回答该河的水文特征。

(4)C平原是我国沼泽主要分布区,该土地资源在环境中有哪些作用?这一地区的沼泽地的形成条件是什么?为了保护沼泽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