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6-7所示可收集什么气体? 图6-7 思路解析:收集时符合长管进.短管出的气体应该是比空气重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等. 答案:二氧化碳.氧气 我创新 我超越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6-7所示可收集什么气体?

图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等.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只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气压差
气压差

(2)第二组同学也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如图2、3、4、5、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你认为以上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2、3、4、5、6
2、3、4、5、6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或溶于水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或溶于水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7):你认为可以说明问题吗?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能,有气泡生成
能,有气泡生成

(5)乙同学没有滴加稀盐酸,他加了另一种物质看到的现象是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乙同学加的物质是
氯化钙(可溶性钙、钡盐)
氯化钙(可溶性钙、钡盐)
.他们看到的现象虽然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等.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只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______.
(2)第二组同学也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如图2、3、4、5、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你认为以上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______.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7):你认为可以说明问题吗?你会看到什么现象______.
(5)乙同学没有滴加稀盐酸,他加了另一种物质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乙同学加的物质是______.他们看到的现象虽然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丙三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反应表达式:
甲: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乙: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属于
分解
分解
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字母代号),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装置气密性差
装置气密性差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
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5)下面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①加热 ②收集气体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顺序为
.(用序号表示)(2分)
(6)要得到较纯的氧气,用
排水法
排水法
收集较好,在当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时开始收集.写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7)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b
b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8)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装置气密性不好
装置气密性不好

(9)工业上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娈化
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娈化

(10)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收集装置是
D或E
D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Ⅰ、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生产过程中,需加入较多的NaCl,以便过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4)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5)洗涤过碳酸钠晶体最好选用      
A.蒸馏水    B.无水酒精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6)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其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④待装置A中      时,停止滴加水,并关闭活塞;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7)完善实验步骤的相关内容:①      、④      
(8)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黑色粉末能加快过碳酸钠的分解速率,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可能是       (填化学式);
(9)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2分)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10)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近似为1.43g·L—1。),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3分,Mr(2Na2CO3·3H2O2)=314、Mr(O2)=32]      
【实验反思】:
(11)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测定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      
(12)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13)有同学提出,装置中原有空气会使测定结果偏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4)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用下述方案进行测定。方案:将装置A中剩余物过滤,洗涤滤渣,并将洗涤液并入滤液蒸发得无水固体1.39g。则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      
(15)根据资料卡片,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方案测定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只需给出简要的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