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印度作为金砖五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主要是因为印度软件业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其软件企业数量平均增长率为70%,2006--2007年度印度信息产业产值达478亿美元,其中软件及其服务出口额达310亿美元。目前,印度软件业已经雄踞全球第二,把日本和欧洲远远甩在后面。
材料二 印度对软件业有长远的战略决策:1991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扶持软件行业,实施零税赋;1998年印度政府设立10亿卢比的基金,由“小型企业发展银行”(SIDB)管理。优先贷款给新创设的高科技风险小企业;同时印度有400余所大专院校设置了计算机专业,在全国250个机构开设电脑课程,在大约3000所中学推出“中学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印度每年可培养约7万名软件技术人员。
材料三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在英国殖民时期就被称为三大科技城,是海外很多印侨的祖居地,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形成交相辉映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同时这里也是印度的航展基地。加尔各答曾经是印度的首都,一直是印度最大的城市,黄麻纺织,钢铁、机械工业都很发达,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软件业也在给这个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1)据图文资料概括印度软件企业特点和空间分布的变化。(8分)
(2)对比分析加尔各答与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的不同及其原因。(18分)
读“2001-2007各年度江苏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
A.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政策松动 D.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
受人口增长周期的影响,2008年至2013年是江苏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要稳定当前低生育水平,必须 ( )
A.限制外省人口流入 B.提倡晚婚晚育
C.鼓励人口外迁 D.实行差异性人口政策
读“2001-2007各年度江苏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
1.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政策松动 D.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
2.受人口增长周期的影响,2008年至2013年是江苏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要稳定当前低生育水平,必须
A.限制外省人口流入 B.提倡晚婚晚育
C.鼓励人口外迁 D.实行差异性人口政策
读“2001-2007各年度江苏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
A.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政策松动 D.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
2.受人口增长周期的影响,2008年至2013年是江苏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要稳定当前低生育水平,必须 ( )
A.限制外省人口流入 B.提倡晚婚晚育
C.鼓励人口外迁 D.实行差异性人口政策
玉米也疯狂。以美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主要包括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拉动了世界玉米的价格飙升,也带动了饲料成本上升后中国猪肉价格的暴涨和持续高位运行。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美两国是世界玉米最主要的生产大国。200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7亿吨,美国玉米产量为3.3804亿吨(占全球玉米产量的43.67%)。我国农业部预测,预计本年度中国饲料玉米需求将速到1.05亿吨。美国农业部预测,本年度美国玉米的期末库存为4255万吨,算上期初库存2901万吨,美国年度玉米剩余量预计将速到1.1875亿吨。
材料二 下图是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指示玉米带)。
材料三 下图是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材料四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石油资源的日渐紧张,大力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产是我国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国家发改委却紧急叫停了玉米加工乙醇的项目审批。
(1)对比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指出影响玉米分布的自然区位因素。
(2)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于美国,但总产量差异较大。影响中、美两国玉米生产差异的区位因素有(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水源条件
D.机械化水平 E.市场条件 F.生产方式
(3)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
(4)在玉米深加工政策上,中、美两国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2006年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在玉米深加工发展上不能复制美国模式。试指出我国玉米向能源加工产业发展的国情制约因素。
(5)目前国家停止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审批的原因是( )
A.用玉米生产乙醇比用其他生物原料的成本高 B.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C.我国玉米生产产量下降严重 D.会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