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自1906年以来,全球温度升高了约0.74℃。对本世纪的温度升高状况,最乐观的估计是预计还会升高1.8―4℃。
材料二: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区域分布
区域 | 1950年 | 1980年 | 1986年 | |||
排放量(亿吨) | 占全球比重(%) | 排放量(亿吨) | 占全球比重(%) | 排放量(亿吨) | 占全球比重(%) | |
北美 | 7.24 | 45 | 13.72 | 27 | 13.07 | 24 |
东欧 | 2.91 | 18 | 12.74 | 25 | 14.05 | 26 |
西欧 | 3.77 | 23 | 8.75 | 17 | 8.10 | 15 |
澳、日 | 0.45 | 3 | 3.17 | 6 | 3.25 | 6 |
亚洲 | 0.22 | 1.4 | 4.46 | 9 | 5.21 | 11 |
发展中国家 | 0.94 | 6 | 6.82 | 13 | 8.64 | 16 |
总计 | 16.21 |
| 51.29 |
| 54.19 |
|
1.从材料可知,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答2种以上)等数量不断增加。造成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人为活动是① ;
② 。
2.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多项选择)( )
A.使沿海港口船只进港条件变优越 B.使沿海城市排污系统排污困难
C.使海岸侵蚀加剧 D.使沿海低地淹没
E.引起沿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F.引起沿海生态系统变化
G.使内陆地区气候变湿润
3.1997年在日本京都签定的《京都议定书》提出,发达国家在解决上述环境问题中应承担更多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前不承担减排义务。结合材料二,分别说明理由:
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人们应采取的对策有①
; ② ;
③ 。
2009年12月7日当地时间10时40分,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分析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在该国水下6米处的海底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12月4日,尼泊尔总理尼帕尔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5262米处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以此呼吁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山区的影响。
(1)分析丹麦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关于图所示区域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
B、东面海峡表层海水由北向南流
C、德国北部地势低平,农业发达
D、北海海域油气和渔业资源丰富
(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有哪些?对世界粮食供应最严重的威胁是什么?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马尔代夫和尼泊尔的主要威胁和原因。
(5)分析我国耗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合理化建议。
(6)本次大会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有12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说明了解决全球大气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2009年12月7日当地时间10时40分,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分析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在该国水下6米处的海底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12月4日,尼泊尔总理尼帕尔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5262米处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以此呼吁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山区的影响。
(1)分析丹麦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关于图所示区域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 |
B.东面海峡表层海水由北向南流 |
C.德国北部地势低平,农业发达 |
D.北海海域油气和渔业资源丰富 |
2009年12月7日当地时间10时40分,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分析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在该国水下6米处的海底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12月4日,尼泊尔总理尼帕尔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5262米处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以此呼吁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山区的影响。
(1)分析丹麦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关于图所示区域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
B、东面海峡表层海水由北向南流
C、德国北部地势低平,农业发达
D、北海海域油气和渔业资源丰富
(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有哪些?对世界粮食供应最严重的威胁是什么?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马尔代夫和尼泊尔的主要威胁和原因。
(5)分析我国耗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合理化建议。
(6)本次大会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有12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说明了解决全球大气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2010年6月23日至10月23日,挪威人奥斯兰和他的团队利用一艘帆船完成了环北冰洋的航行,有力地说明北极冰融化的程度。
1、6月23日帆船从挪威首都奥斯陆出发,其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说出该渔场的名称及主要成因________。当他们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域航行,途中看到典型的峡湾地貌景观,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
2、第①段航行结束时,来到了港口摩尔曼斯克(约68°N),分析其终年不冻的原因________,简述第②段航行期间经过的沿岸陆地所属的干湿地区及成因________。
3、奥斯兰选择6-10月进行环北冰洋航行的原因________,第②段航行期间帆船速度明显放慢的原因是________。
4、试描述在第②到第④段航行期间摩尔曼斯克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___
5、2011年5月奥斯兰在“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提到:“1990年我和两位朋友进行第一次极地探险。那个时候,冰盖比较厚实,经常能看到3到4米厚的冰盖。然而到了2007年我们重访北极地区,测量冰盖的厚度,得到的结果是多数地区在1.5到2米之间。”北极冰大量融化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事实依据,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对流层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根据“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解释温室气体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
________________
6、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台风影响的变化,简述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缓解温室效应的对策。
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