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右图回答21—24题。
21.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
且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为
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22.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③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温和减湿
2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中,甲是陆地 B.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③气流温暖湿润
24.右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下列关于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北纬32度)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读右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图中①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省地跨我国三个温度带,主要部分在亚热带
B.神骅铁路是该省通往渤海沿岸的专门运煤线路
C.有全国最大露天煤矿基地
D.该省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大
9.下列有关②省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分布范围广,全省6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B.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该省都有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D.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4分)
材料一、东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在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38.1"N ,142.铲 E)发生地震。此次地震达 9 级,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随后引发巨大的海啸使福岛核电厂位于沿海的多座核反应堆发生严重故障,冷却系统失灵后发生了巨大爆炸,放射性核物质已泄漏,使福岛的自来水、地下水和沿海海域发生核泄漏污染。
材料二、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石油自给率(%) |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 | 人口数(亿) |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 |
日本 | 0.2 | 5.8 | 1.28 | 34 |
中国(大陆) | 50 | 20.3 | 13.3 | 1.12 |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材料三、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3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1).地震发生时,陆丰市的区时为2011年3月11日 ① (填时间)(2分)
(2).当日本地震发生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有 ( ② )(4分)
A.美国纽约骄阳似火
B.北京当天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C.地球公转速度趋慢
D.索马里驶向印度的油轮顺风顺水
E.开普敦河流处于枯水期
(3).日本多火山地震,其原因是 ③ 。(4分)
(4). 日本渔业发达,其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④ 。福岛泄漏的放射性污染日趋严重,数周后美国西部的空气和海水都检测到放射性污染,污染物分别借助什么风带和洋流到达美国西部? ⑤ (8分)
(5).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⑥ (6分)
(6)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的特点 ⑦ (4分),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⑧ 。(6分)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
7.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平原面积大
B.地处板块的内部,地震和火山频发
C.河流西部多于东部,冰期时间长
D.降水东部多于西部,西北部最少
8.当图中①城市与墨西哥城同时日出(且①城市和墨西哥城日出时刻逐渐提前)到两城市日出时刻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盛顿日出时刻越来越晚 B.堪培拉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威尼斯日落时刻越来越晚 D.圣保罗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9.该国人口众多,成为世界劳务重要输出国,主要输入地是
A. 西欧 B.日本 C.美国 D.巴西
甲、乙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回答7~9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B.左图的比例尺大于右图
C.甲地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比乙地远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较乙大
8.有关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少
B.甲地海拔高,乙地海拔低
C.甲地所在省区年太阳辐射强,风能资源丰富
D.乙地所在省区地表崎岖,水能资源丰富
9.甲地所在省区局部地区出现岩石大面积裸露,主要原因是
①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加强 ②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气候干旱少雨 ④植被破坏严重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