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季节性和周期性 C.连续性 D.间歇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18亿亩的耕地总量要保持到2020年,基本农田总量不能减少。

材料二  《我国轮廓图》

   (1)形成甲、乙、丙、丁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浙江省的地带性土壤是什么?

   (2)图中丙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比较疏松  D.土壤呈酸性

   (3)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我国的耕地保有量确定为18亿亩,这是约束性指标。现阶段我国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缓解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最初,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密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商业繁荣,交通枢纽城市兴盛起来,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4)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①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述         时期,例如           等城市(至少两例),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②明清时期,       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原因是:     

                                        

   (5)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简述其形成过程。

材料四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执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一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二要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6)依据材料四分析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五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携手闯市场。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

   (7)依据材料五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知识说明深化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述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通过连续四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终于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了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苏里格大气田。到目前为止,该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达到6025.27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储量6亿吨的特大油田,这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级储量的大气田。

  “六五”以前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只有2617亿立方米,产量仅有143亿立方米,从开展科技攻关的“六五”起,新增储量基本上五年翻一番,到“九五”期间新增储量第一次超过万亿立方米。目前,我国15个大型气田全部是开展国家科技攻关以后在相关理论技术支撑下发现的。

(1)下列有关“内蒙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契丹国的都城上京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B.元代内蒙古的大片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C.清代内蒙古为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实行盟旗制度

D.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个省级自治区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比欧洲早1000多年。下列我国古代科学成就,按比欧洲早出现的时间长短排列为

①地动仪  ②分科较细的医学校  ③“十二气历”  ④活字印刷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3)明代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利用天然气煮盐的情况。关于《天工开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

B.介绍了当时欧洲的水利方法

C.是研究明代社会生产和中国古代传统技术的宝贵资料

D.记述了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尤其着重于手工业技术

(4)按照能源分类,天然气应属于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②新能源  ③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  ④常规能源

[  ]

A.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地理事物与我国目前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处于同一省区的是

[  ]

A.霍林河煤矿
B.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C.二滩水电站
D.包头钢铁工业基地

(6)下列有关苏里格大气田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地质史上,该地区气候湿润,植物繁茂

B.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特别强

C.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物质丰富

D.在地质史上,地壳运动激烈,给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7)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①使能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加

②使能源消费的结构日趋多样化

③使非可再生能源变成可再生能源

④使各种能源资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苏里格大气田的发现充分体现了科技攻关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和支撑作用。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是

[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经济的发展只能靠科技进步

C.经济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前提

D.科技与理论结合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9)从哲学上看,苏里格大气田的发现体现了

①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②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

③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更好的认识世界

[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假如由苏里格大气田向上海供气,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使用天然气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下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                            分布。

(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材料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24亿元猛增到1998年的79 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就下降6.9%……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4)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什么经济现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5)材料三所述时期的苏联是哪位领导人执政?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该国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发生剧变和最终解体的内外原因。

(6)中苏改革出现不同结果,对你有何启示?

材料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五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六

 西藏自治区经济变化情况表

年份

人均生产总值(元)

各产生的产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375

3.37

1.84

1.44

1992

1 468

16.59

4.46

12.24

1999

4 166

34.19

24.00

47.42

2007

12 109

55.33

96.57

190.29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公报)

(7)根据材料四、六,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西藏经济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

(8)结合材料四、五、六,概括西藏走特色发展道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局部区域图

   

               甲                          乙

材料二  为了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社会的一体化进程,跨越整个杭州湾、全长36千米、6车道公路的我国内地第一座跨海斜拉大桥正在建设。而奔涌了千百年、“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将不会因为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建设而受影响。大桥连接杭州湾南岸的宁波慈溪和北岸的嘉兴平湖,使宁波到上海的路程缩短120公里。专家认为这将加速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国际级都市圈成形。

材料三   当前,两岸直航问题已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推动两岸直航,不仅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与人员往来的迫切需求,也是两岸主流民意的共同期待。

(1)李白观赏钱塘江潮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之作,体现了欣赏景观时要       

①把握观赏时机  ②以情观景   ③领略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④抓住景观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结合乙图分析跨杭州湾大桥建设对图示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3)B为我国近海海域,其名称为      ,该海域拥有的丰富能源资源有    。简述此海域能源开发和甲图中A工程建设对乙区域的共同影响。

(4)结合材料一、三,若上海与台北之间实现直航,则两地直线距离约为      km,试列举两种可能造成两地航班延误的灾害性天气。

(5)Q地处岛屿西部,试分析影响Q地与P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要初见成效。

(1)目前,我国的城市和农村面临的环境危机分别是什么?

(2)我国在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采取了哪些主要治理措施?

材料二  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代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吕氏春秋·首时》中指出:“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黄金时代,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

    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治理黄河成为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

材料三  19世纪60~8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分别制定了控制工业空气污染措施的法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性环境立法及公约日益增多。2002年可持续发展国际首脑会议召开;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先秦时期环境状况良好的原因以及秦汉时期导致环境

破坏的原因。

(4)材料三中两个时期立法的主要背景分别是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材料四  造成当前不少地方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于人们的陈旧生产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生态的错误观念,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使用,对自然生态的随意破坏。

——个别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指标,忽视环境保护,甚至为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

——部分企业,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立起来,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肆违法排污。

材料五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

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动是将

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加大了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力度。

(5)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6)结合所学政治学知识,说明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