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广东相当部分的经济增长仍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严峻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广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仍然维持现有的增长方式.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为继.在这种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绿色广东 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意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广东 不是简单的“绿化广东 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大大超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的范畴.包括了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涵盖了涵盖了经济.文化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说到底是循环经济.其核心是减量.再用.循环的3R原则.绿色经济是整个“绿色广东 概念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经济的首要要求是转变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它还要求不断转变和深化消费观念.实施绿色消费.选用绿色产品.减少垃圾产生.实现废物回收利用. 二是绿色文化.绿色文化是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它是“绿色广东 的灵魂.又是“和谐广东 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文化提出:环境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基础.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甚至只污染不治理的发展模式. 三是绿色环境.绿色环境指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近期.“绿色广东 的建设将围绕其覆盖的各个层面来展开.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是基础性的环节.广东将着手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探索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和评估机制.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我们要引进循环经济的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选择污染少.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环境容量的要求.广东将把火电厂.重化工业等转移到东西两翼地区和沿海地区等有环境容量的地方.同时还要调整生产组织结构.转变家庭作坊式的落后生产组织结构.建设工业园区.统一规划.集中治污.形成规模效应.此外还要限制能耗高.污染重行业的发展. 积极实施环保规划.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是构筑绿色环境的重要手段.广东面临多种环境问题.水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全省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很快.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加强.但是水质性缺水问题仍很突出.珠三角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大气问题也开始抬头.去年以来.由于电厂脱硫缓慢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加重.大气污染问题也较往年突出.2004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可能达到110万吨.其中70%-80%是电厂排放的.然而.只有不到全省装机容量10%的机组安装了脱硫设施.同时.机动车的快速增加和有关政策法规的配套不完善又使机动车尾气排放处于“失控 状态.此外.土壤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更要认真实施环保规划.推进治污保洁.珠江综合整治等工程.并建立起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全省120家省控重点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另外.抓好农村生态示范村镇建设.重点解决好农村污水.垃圾两大问题.结合.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执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我们还将大力倡导绿色文化.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创建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绿色广东 之魂深入民心.使“绿色广东 的建设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与“长江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玺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个区域。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
(1)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对外开放,分析“珠三角”发展经济特区经济政策
    制定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2)自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在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已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3)材料三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分别有
    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就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您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沿着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从北向南而下,摆放着三台驱动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发展“引擎”,这就是围绕着渤海湾的环渤海经济圈,以杭州湾为中心区域的长三角经济圈和以广州湾为核心的珠三角经济圈,并由此形成了30年改革开放以来力撑中国高速增长的发展“三极”。

材料一: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广东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2.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____      _

_                               ___。

材料二:我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正在崛起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带,它由包括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与上海市一起组成,面积10万km0,人口超过7240万。它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却创造出了全国18.5%的 GDP,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这里就有10个,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这里占了一半。这里既有年国内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的“超级巨人”上海,又有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通等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巨人”,还有不少国内生产总值在500亿元以上的“小巨人”。这里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

3.反映该地区气候特征的是右图中的图_________,7、8月份该区常出现_______天气,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区,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2%和人口的20%。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在环渤海地区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20个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型企业密集,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

4.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其数码是         ;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内外贸易口岸的其数码是     ;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其数码是       

5.试比较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资源、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方面

长三角地区

环渤海经济圈

相同点

运输

 

技术

 

协作

 

劳动力

 

不同点

资源

条件

 

 

运输

条件

 

 

6.环渤海经济圈有我国两大工业区,分别是京津唐和        。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水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是            

7.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的原因有(   )

①北方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要素比南方低 ②北方各种资源和能源比南方丰富 ③国家加快了推进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区域的发展步伐 ④北方交通和对外联系比南方方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