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长江洪涝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是 . . .人为原因是 . .长江荆江河段的特点是 .一旦发生洪水将会威胁 平原和 城市.三峡建成后将使防洪标准提高到 .长江三峡的能源意义在于 .环境意义在于 .三峡建成后.回水将会到城市 附近.会改善 航道.三峡除以上效益外.还具有 . . . 等功能.三峡工程的复杂性当首推 问题.三峡库区移民艰巨的原因是 . . .三峡移民的方针是 .大多数移民采用 原则.外迁移民采用 原则.三峡的有利影响主要在 .它可以 . . . . ,不利影响主要在 .又分为三类:一是 .如 . .二是 .如 . .三是 .如 .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灾害是________。(填字母)
A.台风和洪涝D.台风和寒潮C.洪涝和干旱D.台风和干旱
(2)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复杂。下列因素,属于洪涝灾害成因的有________。(填字母)
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②流域地貌特征③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④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我国干旱频数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湿润”或“干旱”)的________(填“季风”或“非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填“夏季风”或“冬季风”)进退变化的不稳定性。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件,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有________。(填字母)
①兴建青藏铁路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4年9月2日至5日,四川省出现了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区域性降雨过程,9月4日,重庆市也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据统计,两省(市)因灾死亡达1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据此回答(1)~(3)题。

(1)近年来,长江干流的水灾频繁,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A.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B.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气候反常

C.喜马拉雅山阻挡了潮湿空气的流动

D.长江中上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2)从全球范围看,造成经济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是

[   ]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沿海地区的风暴潮

D.臭氧层被破坏

(3)目前,对暴雨、洪涝灾害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   ]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6月下旬以来,重庆市大部和四川省东部持续高温少雨,千万人饮水困难,经济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干旱受灾面积超过两千万公顷,约占各种气象灾害受灾面积总和的六成。 
材料二: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2006年因洪涝灾害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1000万公顷,受灾人口1.45亿人,因灾死亡1841人,失踪475人,倒塌房屋87.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73亿元。
材料三: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材料四:
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地区分布图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

    A、台风和洪涝
    D、台风和寒潮
    C、洪涝和干旱
    D、台风和干旱
(2)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复杂。下列因素,属于洪涝灾害成因的有
    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 ②流域地貌特征 ③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 ④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干旱频数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湿润”或“干旱”)的________(填“季风”
    或“非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填“夏季风”或“冬季风”)进退变化的不稳定性。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事件,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有
    ①兴建青藏铁路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5-17题。

15.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16.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区的灾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淮海平原主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地震和水旱灾害

B.东南沿海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强、最频繁的地区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其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

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有地震、滑坡、泥石流

17.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某年6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水系图

材料三 淮河流域图

材料四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量是43 4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为34.55米;1998年,洪峰流量是28 8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为35.94米。

(1)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材料一图所示位置并长时间滞留,即锋面雨带长时间滞留在_______地区,试分析其对我国东部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情况。

(2)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

(3)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试从气候、水系、地形等因素分析其成因。

(4)你认为如何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