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 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
(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 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4)下图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下图回答:
a为________山脉,b为________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________。
(5)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________图,因为________。
青藏铁路全长1 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寒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6)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基本实践活动的关系。
(7)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
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承载着13亿国人的航天梦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腾,航天员在“天宫”内生活了十五天,进行了载人环境的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实验性的工作,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由6月27日“神舟十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为各项飞行试验画上了圆满句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天大国。
材料二,2013年6月20号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完美落幕,备受世人嘱目,中国首批女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讲解并进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及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所在的轨道大约位于距离地球340千米到370千米处,此高度属于地球大气层的 层。该层的特点怎样?(3分)
(2)宇航员在太空经历一昼夜的时间大约是90分钟,那么地球上一天时间,宇航员经历了 次日出日落。(1分)
(3)当飞船以很快的速度再次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时,在一定高度(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间)和一定时间内与地面通信联络会严重失效,甚至完全中断,这就是黑障,而在近地面及太空不会出现,请解释原因?
(2分)
(4)神舟号系列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点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地区,从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分析选择此处的原因?(3分)
(5)在太空中,星星还会闪烁吗? (填会或不会)(1分)
(6)在太空中看到天空是蓝色还是深邃黑色? (填蓝色或黑色)
(1分)
(7)为什么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球上的生活差异很大?(2分)
(1)计算土耳其和巴西两国飞机起飞地之间的区时差____________。
(2)土耳其和巴西两国之间相对位置(填方位)____________。
(3)①②③三点气候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从①→②→③,其气候表现出由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过渡的特点。
(4)此时之后的几个月,土耳其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韩国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5)A处附近在冬春季节常常有沙尘暴天气,其原因之一(不考虑地形因素)是A处冬季风力比夏季大,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 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
(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成;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 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已于2006年7月1日运行。
(4)下图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回答:
a为________山脉,b为________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________。
(5)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________图,因为________。
青藏铁路全长1 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6)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活动的关系。
(7)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在韩、日举行,中国、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为同一小组,在韩国赛区进行比赛。鉴于时差和气候差异对运动员状态的影响,各代表队都提前抵达本赛区,调整队员状态。土耳其代表队于当地区时5月23日10点起飞,飞行10小时;巴西代表队于当地区时5月22日21点起飞,飞行18小时,两队同时抵达韩国。请根据上述材料及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土耳其和巴西两国飞机起飞地之间的区时差____________。
(2)土耳其和巴西两国之间相对位置(填方位)____________。
(3)①②③三点气候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从①→②→③,其气候表现出由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过渡的特点。
(4)此时之后的几个月,土耳其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韩国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5)A处附近在冬春季节常常有沙尘暴天气,其原因之一(不考虑地形因素)是A处冬季风力比夏季大,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