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 年之间,CHINA名称就因此得来。从原始的彩陶、秦砖汉瓦、唐三彩、青白瓷……无不反映着一个时代所 特有的社会生存环境与人文环境。
材料一 古代中国制瓷业的产生与发展简表
新石器时代 | 发明了陶器,制瓷业起源。 |
东汉晚期 | 出现成熟的青瓷 |
南北朝 | 成功烧出白瓷,为制瓷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
隋唐 | 工艺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唐末以后,瓷器一度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海外贸易中最大宗的物品。 |
宋代 | 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系统,景德镇成为"瓷都"。 |
元代 | 进入彩瓷时期,烧出了青花和釉里红。 |
明代 | 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
清代 | 创造了粉彩和法琅彩。 |
材料二 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文艺复兴时意大利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下图),画了盛水果和汤的三件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东西方博览会展品目录》中评论说,“从16世纪起,欧洲瓷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既在装饰图案又在物质方面为模仿中国瓷器而作出努力的历史”。
18世纪初,法国有一首诗:“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瓷业对古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古代中国瓷器的评价认识,材料二能够说明哪些问题?
材料三 瓷器是高岭土(矿物)经过加工成型,再经高温烧制而成。下图示意为中国古代与现代陶瓷主要生产地分布。
(3)在中国古代瓷窑由少量的官窑逐步发展到众多的民窑,而且,瓷器成为对外贸易交往的主要商品。指出这些现象所体现的两种文化扩散类型。
(4)比较图中古代瓷窑和现代瓷窑区位选择的不同点,并简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家居陶瓷消费从注重实用,向更加注重文化品位的高端消费发展。联系实际,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家居陶瓷消费水平提高的原因。
(6)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国制瓷业发展的必然性。
读“美国本土轮廓图”,回答。图中a、b、c、d、e区域的农业,属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诗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读某国局部等高线图和该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该国的地势地形特征。
(2)试分析左图所示区域主要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诗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得到广泛种植,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右图中的_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4)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与我国相比,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5)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有A、B两种:A模式——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B模式——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经营。据此可知,该国现代农业发展应属于________模式。
读下面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①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回去,丁壮在南冈。”据此完成1-2题。
1.诗中①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可能是
A.水稻 B.甘薯 C.小麦 D.玉米
2.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的原因是
A.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B.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足,利于作物生长
C.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D.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主要农业生产地区),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诗中描写的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该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甲图中的( )
A、A B、D C、E D、F
(2)A、D、E三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D处种植的作物是 ▲
F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形成理由是 ▲ 。
(3)甲图中A和丙图C处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 ;
(4)乙图中B处发展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
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