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项选择 :21-30题.共30分.在每小题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1.关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6月22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到一年最大值 B.在夏季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C.同一半球.夏季时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D.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这段时间内.北半球中纬度昼长夜短.且白昼继续延长 22.关于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较差 B.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同为长波辐射 C.大气辐射的大部分射向地面 D.地面只吸收太阳辐射 2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 A.夏季海洋比陆地气压低 B.冬季陆地气压低 C.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以季风环流为主 D.沿海盛夏往往形成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24.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的是 A.西风带大洋的东岸 B.西风带大洋的西岸 C.信风带大陆的东岸 D.信风带大陆的西岸 25.主要由于大气环流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现象是 A.赤道地区终年多雨 B.青藏高原地区终年气温偏低 C.北京降水集中在夏季 D.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26.下列有关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B.在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C.过境常伴随有锋面.导致复杂的天气现象 D.过境导致气流下沉.多出现晴朗的天气 27.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基本上是断块状 B.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海洋上的热低压切断 C.1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D.北半球基本上是条带状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图9).回答28-30题. 28.甲.乙两图中.处于相同位置的点是 A.①和b B.②和a C.③和c D.④和d 29.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④和a B.③和d C.①和d D.④和c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B.乙图中城市盛行上升气流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D.乙图中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第Ⅱ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一和图二,并回答问题。(11分)

【小题1】在图一中相应位置画出南北半球的信风带和西风带的风向。
【小题2】图一 中B为               气压带,当其被切断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季,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填空)。

A.我国寒潮发生的主要季节B.北印度洋海水向逆时针方向流
C.闽江正处于丰水期D.西北太平洋台风频发
【小题3】终年被C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小题4】北京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图二中___________所示(填甲、乙、丙)。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各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  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056

6838

7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20

442

460

材料三  下图中的河南省既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目前河南有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食深加工产品均为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实现了由“天下粮仓”向“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__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评价河南省成为“天下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促成该省这一历史性转变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表示的角度的度数是     

②表示的平面名称是         

(2)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________。

(3)在太阳直射点在G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 慢)。

(4)在太阳直射点由F移至G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双项选择,2分)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图甲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乙为图甲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中为图甲中P地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问题。(双项选择)

月份
月平均气温(℃)
月平均降水量(mm)
1
-7.3
0.5
2
-2.5
0.6
3
5.3
2.5
4
11.7
6.0
5
16.7
13.0
6
20.5
11.0
7
22.4
19.8
8
21.0
28.5
9
15.9
17.0
10
9.4
9.0
11
1.6
1.6
12
-5.7
0.5
(1)根据表中的气候数据,判断P地所在地区属于(  )
A.亚热带            B.温带             
C.季风气候          D.大陆性气候
(2)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
A.夏季降水          B.春季降水     
C.深层地下水        D.冰川融水
(3)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B.臭氧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多
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4)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温度下降                              B.温度升高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D.过量抽取地下水
(5)协调本地区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途径有(  )
A.增加移民                              B.控制人口数量
C.扩大耕地面积                          D.保育天然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各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  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056

6838

7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20

442

460

材料三  下图中的河南省既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目前河南有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食深加工产品均为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实现了由“天下粮仓”向“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__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评价河南省成为“天下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促成该省这一历史性转变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