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将重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关于这一说法正确的是
A.这属于工业的分散现象
B.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工业用地
C.以合资为名借机转嫁环境污染
D.是为了促进输入国的经济繁荣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5-9,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直线增长境质量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后,该曲线就不再是上升的曲线了,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短暂上升后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40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但生活质量几乎没有增
长。这就验证了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果只注重经济的增长,就有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
材料二:2004年山东省淄博市“环境立市”的口号是:“经济好,环境好,老百姓才能真叫好”。市领导向全市人民宣布:高耗能、重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将逐步被科技含量高、排放达标的新型产业替代,GDP将首超千亿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将达304天。市民们说:“几十年来终于能放心穿白衬衫了”。
(1)英国在40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但生活质量几乎没有增长,原因是: ,我们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7分)
(2)淄博市市民过去不敢穿白衬衫,说明该市的首要污染物是 。(2分)
A.SOx B.NOx
C.总悬浮颗粒物 D.铅的化合物
(3)我国现行的哪些政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至少举3例) 。(3分)
(4)发达国家以“标准”、“标志”名义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利用环境标准、环境污染标志的市场准入条件作为贸易保护的借口,为西方国家的市场罩上了一层巨大的保护网,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挡在了门外,使其贸易状况进一步恶化,如IS014000环境认证。针对上述状况,我国政府在冲破“绿色壁垒”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3分)
滴滴涕(DDT)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为应用的一种杀虫剂,它由三氯乙醛和氯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得到:
材料一 据统计,由于使用了DDT等化学农药,减少病虫害,挽回的粮食损失占总产量的15%。若以世界粮食年产量18亿吨(70年代末水平)计算,那么有2.7亿吨是由化学农药换回来的,相当于10多亿人一年的口粮。此外,DDT还能有效地杀灭蚊蝇、体虱等传染疾病的害虫,从而大大减少疟疾、伤寒等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现DDT药效,而于1948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材料二 曾几何时,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而被大量生产,普遍使用,以致最终造成环境污染。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松(B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对包括DDT在内的农药所造成的公害,作过生动的描写:“天空无飞乌,河中无鱼虾,成群鸡鸭牛羊病倒和死亡,果树开花但不能结果,农夫们诉说着,莫名其妙的疾病接踵袭来。总之,生机勃勃的田野和农庄变得一片寂静,死亡之幽灵到处游荡……。”此书问世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从70年代初起,美国、瑞士等国相继禁止生产DDT。我国政府于1985年明令全部禁止使用DDT。
材料三 DDT从兴起到被取缔,发人深省。为此事,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就因曾颁布此项诺贝尔奖而表示深深的愧疚。
材料四 为了杀灭对人类有害的昆虫,而又避免或减少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化学工作者进行了不懈地努力,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以代替DDT等农药。例如化合物A就是其中的一种。
请完成下列各题:
(1)氯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苯和氯气生产氯苯的反应是
[ ]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取代反应 |
D.加成反应 |
(2)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DDT也能杀死有益的生物
B.DDT极易溶于水
C.DDT是烃的衍生物
D.DDT不易被生物分解
(3)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
(4)南极企鹅和北极土著居民的体内也曾发现微量的DDT,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DDT等化学杀虫剂的危害之一是打破了一些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在华北地区,化学杀虫剂通过食物链到达食虫鸟体内,使松毛虫的天敌数量减少,于是纯油松林中松毛虫泛滥成灾。若将纯林改造为混交体,由于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就建立起食物网的生物控制机制,既控制了虫害,又维持了生态平衡。下图为混交林中食物网结构的一部分,请将下列生物的代码填入相应框中。
A.绿色植物 |
B.昆虫 |
C.食虫鸟 |
D.鼠 |
E.鹰 |
F.蛇 |
G.兔 |
(6)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哲学认识论启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