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渤海海域轮廓示意图”和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是海洋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所必需的。但是如果水体中营养物质输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在水体中蓄积,结果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将引起某些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包括赤潮生物)异常增殖,引起赤潮。?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排放、过度的海水养殖、海岸带的破坏等,都是造成赤潮日益频繁发生的原因。?
(1)渤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除了因为这里全部是大陆架浅海,还有下列哪些原因( )A.海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弱?
B.河流携带营养盐类注入海洋?
C.水温适合鱼类生长?
D.海底水生植物丰富?
(2)目前,人类在大陆架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自然原因,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会使渤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赤潮频发?请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渤海赤潮时空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河流入海处
B.封闭性海湾
C.冬半年
D.夏半年?
(5)黄河三角洲主要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三种)。
读某种地形示意图,完成1~3题。
1.形成该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向斜成谷 D.背斜成谷
2.该种地形在我国哪个地区分布最为普遍(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3.下列自然地理事物形成中,与图示地形成因有密切关联的是( )
A.挪威西海岸幽深的港湾 B.科罗拉多大峡谷
C.东非大裂谷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读“大陆架容易发生赤潮原因分析示意图”(如图所示),以及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 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和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成红色和褐色,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的威胁。
资料二 国家海洋局日前公报称,9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大,10年间累计发生200起,平均每年达20起。赤潮发生次数较多的省有广东、浙江、上海近海。长江口、珠江口、辽东湾、杭州湾、莱州湾、大亚湾、汕头汕尾海域及天津近海等是赤潮多发区。1997~1999年三年间,共记录到较大规模的赤潮45起,其中渤海和黄海10起,南海14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1)大陆架浮游生物繁盛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潮主要为_______类生物在水体上层爆发性繁殖,引起水体呈红色、褐色,这是水体_________的标志。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4)在珠江口、辽东湾、杭州湾、莱州湾虽然都可能发生赤潮,但珠江口最容易发生赤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渤海海域轮廓示意图”和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是海洋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所必需的。但是如果水体中营养物质输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在水体中蓄积,结果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将引起某些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包括赤潮生物)异常增殖,引起赤潮。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排放、过度的海水养殖、海岸带的破坏等,都是造成赤潮日益频繁发生的原因。? (1)渤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除了因为这里全部是大陆架浅海,还有下列哪些原因( )A.海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弱? B.河流携带营养盐类注入海洋? C.水温适合鱼类生长? D.海底水生植物丰富? (2)目前,人类在大陆架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自然原因,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会使渤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赤潮频发?请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渤海赤潮时空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河流入海处 B.封闭性海湾 C.冬半年 D.夏半年? (5)黄河三角洲主要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三种)。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