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该自治区地处内陆,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南部黄土丘陵,中部台地平原,北部平原,其余为山地和沙漠。
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你可以看到“水乡绿稻、林翠花红”的景象,这里有江南风光般的肥沃土地,全年日照达3 000小时,是中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该自治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居民整体移民到北部,回汉各族人民在这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友情提示:自然舒适度指某地点“冷热,阴晴,干湿等影响人们舒适的状况”。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A城市是我国西北内陆“自然舒适度”较高的城市,据A城市周围地理环境,分析其主要自然成因。
(2) 从地理学的角度进一步解释“该区域居民从南部迁移到北部”的理由。
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的初步统计,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接待旅游人数4496万人,旅游收入达198亿元,其中京、津、沪、渝等23个重点旅游城市接待2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79亿元,民航客运收入11亿元,铁路客运收入10亿元。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京、津、沪、渝四大城市中为全国最大商业中心的是
[ ]
(2)下列我国部分十大旅游胜地中,位于西部地区的是
[ ]
(3)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请选出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
[ ]
表为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据此回答2-4题。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65周岁及以上 |
总人口 |
比上年末增加 |
1.2% |
0.7% |
0.5% |
8.3% |
13.28亿人 |
673万人 |
1.由材料可知,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了重大转变已经进入( )
A.高高低增长模式 B.高低高增长模式
C.过渡增长模式 D.“三低”增长模式
2.专家说,“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3.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
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表1为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由材料可知,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了重大转变,已经进入
A.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C.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D.混合型人口增长模式
专家说,“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环境人口容量
B.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据此回答1-3题。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65周岁及以上 |
总人口 |
比上年末增加 |
1.2% |
0.7% |
0.5% |
8.3% |
13.28亿人 |
673万人 |
1.由材料可知,中国已经进入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2.专家说,“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3.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
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