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区域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ab两地的资源优势分别是 A.a地热量和水资源丰富 B.b地光照和水资源丰富 C.a地热量和风能资源丰富 D.b地光照和风能资源丰富 25.关于ab两地共同能源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永续利用 B.发电量常年稳定 C. 密度大.聚能容易 D.清洁.不排放温室气体 20世纪中叶开始.美国.日本.欧盟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j尤其是美国.长期处于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12~13题。

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

制造业部门

1990年

2003年

上海市

浙江省

上海市

浙江省

烟草

3.57

-1.03

5.95

5.38

家具

3.11

7.84

5.72

11.9

皮革

6.31

6.17

2.59

24.28

文体用品

25.51

3.54

9.72

15.67

普通机械

9.36

1.76

10.99

14.86

电子通讯

11.54

0.72

10.89

4.1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产品

B.在T3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C.甲地区在T1时和乙地区在T3时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13.根据表格,关于1990~2003年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日前公布了由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进行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提出,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东部发展带”是未来城市产业与人口布局扩展的主要地带;“西部生态带”则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适度发展地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多的压力。

(1)根据下表中的多年平均北京气温、降水资料,描述北京的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4.3

-1.9

5.1

13.6

20.0

24.2

25.9

26.4

16.9

12.7

4.3

-2.2

降水量(mm)

2.6

5.9

9.0

26.4

28.7

70.7

175.6

182.2

46.7

18.8

6.0

2.3

(2)水资源短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节水型城市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主要途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适度提高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结合左图提供的信息,试分析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环境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4)据图说明东部发展带未来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并分析发展这些产业的有利条件。

                                                                              

                                                                             

                                                                         

(5)预计到2008年,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550万。简述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并根据所给材料归纳说明缓解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5.6

6.9

10.9

15.1

19.0

21.5

24.5

24.5

20.4

16.2

11.5

7.2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0.5

1.4

6.1

12.2

17.7

21.8

25.2

24.6

19.4

13.4

7.2

1.5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5.6

6.9

10.9

15.1

19.0

21.5

24.5

24.5

20.4

16.2

11.5

7.2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0.5

1.4

6.1

12.2

17.7

21.8

25.2

24.6

19.4

13.4

7.2

1.5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5.6

6.9

10.9

15.1

19.0

21.5

24.5

24.5

20.4

16.2

11.5

7.2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0.5

1.4

6.1

12.2

17.7

21.8

25.2

24.6

19.4

13.4

7.2

1.5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