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2 并结合材料回答4-6题. 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4.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 ) ①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 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 ③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④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 ) A.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面积扩大 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 6.该流域合理整治措施有( ) ①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②加快开荒.种植粮棉 ③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④开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伦敦曾被誉为“雾都”,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伦敦市区烟囱林立,燃煤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在空气中凝聚为浓浓的雾粒。1952年12月5日,一个高气压中心移至城市上空,并持续4天之久,造成4 000多市民死亡,此为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1)图中三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全球大气中CO2含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气中的CO2含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CO2强烈吸收__________辐射,故使大气温度__________,全球气候有__________趋势。由此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煤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高压控制与这次“烟雾事件”有关?

(6)伦敦历来多雾,除了环境因素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日前公布了由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进行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提出,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东部发展带”是未来城市产业与人口布局扩展的主要地带;“西部生态带”则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适度发展地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多的压力。

(1)根据下表中的多年平均北京气温、降水资料,描述北京的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4.3

-1.9

5.1

13.6

20.0

24.2

25.9

26.4

16.9

12.7

4.3

-2.2

降水量(mm)

2.6

5.9

9.0

26.4

28.7

70.7

175.6

182.2

46.7

18.8

6.0

2.3

(2)水资源短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节水型城市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主要途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适度提高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结合左图提供的信息,试分析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环境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4)据图说明东部发展带未来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并分析发展这些产业的有利条件。

                                                                              

                                                                             

                                                                         

(5)预计到2008年,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550万。简述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并根据所给材料归纳说明缓解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资源型城市三种产业GDP构成情况比较表(2006年)

城市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淄博

7.4

62.4

30.2

淮南

7.1

62.3

30.6

大庆

1.6

88.0

10.4

鸡西

7.9

50.2

41.9

平顶山

2.7

68.0

29.3

鹤岗

11.3

54.2

34.5

白银

5.6

76.0

18.4

金昌

7.0

78.0

15.0

材料二  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其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267万吨,到2008年的6.56亿吨。59年间,山西共生产煤炭105.24亿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外调量约为72.5亿吨,占全国省际煤炭净外调量的70%以上,山西煤炭还销往亚、欧、拉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煤炭出口占全国煤炭出口量的50%以上。山西煤炭工业无论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还是在兴晋富民、支撑山西经济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1)分析材料一表中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并阐述原因。

(2)表中各资源型城市中,鸡西、鹤岗的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分析鸡西、鹤岗发展特色农业及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述山西省煤炭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4)简述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共同对付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理想目标。

材料二:从1923年起,美国进入了持续6年的繁荣时期。由于这一时期主要是在柯立芝总统任内,因此又称“柯立芝繁荣”。但是,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下图为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

困难时期尚未过去的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已经指出:“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湖南农民有一句话,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摘自陈东林“天灾”、“人祸”关系的计量历史考察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哪些严重的危机?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策?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体现了哪一应对危机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次灾害的特点。这次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刘少奇“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发展经济?

材料四:2008年元月10日开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雪灾,给我国很多省区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和2008年元月南方冻雨灾害分布严重省份图和我国主要救灾物质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4)—(6)问。  

  

   (4)简析本次冻雨、暴雪产生严重灾害的原因。

   (5)此次冻雨、雪灾中京珠高速湖南受灾地区,应从我国主要救灾物质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中      基地运送物资

   (6)将下列自然灾害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①洪水   ②风暴潮   ③干旱   ④水土流失   ⑤泥石流   ⑥台风

在地区II内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的有                  ,发生在水圈的有                 

材料五 :2008年1月,一场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部分地区。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部署,统筹规划,动员和调集全国的力量共同抗击灾害;中央领导同志分赴灾区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受灾地区干部以身作则、忠于职守,带领群众扫雪除冰,妥善安排群众生活,严防不法行为发生;从祖国的南部到北部,从机关部委到企事业单位,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心相连,爱相聚,都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灾救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迎战冰雪的重大胜利。

   (7)总结抗击冰雪灾害取得胜利的原因,谈谈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材料六:中国气象局局长坦言:此次连续发生四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没有事先料到,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缺乏足够的估计。“虽然没一场天气过程我们都准确预报了,但都是对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预报,对后面连续那么多的过程,对冬季南方是下雨还是下雪都难以作出肯定的预报。”

   (8)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加强气象预报以降低灾害损失”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36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

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10分)

(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图例中①、②、③所表示的降水量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并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12分)

(3)地震发生时,甲国当地时间为    (2分)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4分)

(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