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各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2002年12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主会场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正式开工. (1)西气东输工程线路走向设计考虑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该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经济意义主要在于 (2)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格尔木至拉萨段.一座座桥梁将成为雪域高原上靓丽的风景.采取“以桥代路 交通方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青藏铁路所在的大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西电东送南线对能源输出地区的重要意义在于 -.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利用 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这一工程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 河. 河.淮河三大流域用水紧缺状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图乙的ABC各段输水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 段. (6)图甲中A线路是我国计划利用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规划建设的输油管道从俄罗斯输入石油的我国境内的支线管道.与将支线管道通往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田.胜利油田相比.选定A线路方案的优点有哪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面各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甲)

  材料二: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乙)

  材料三:2002年12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主会场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

(1)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设计考虑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

(2)

西电东送的三条线路中,输送电力以火电为主的是________线;南线对能源输出地区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

(3)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________施加的影响,目的是合理调配水资源的________分布。三峡工程建设的最大意义在于防洪,另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有重要的作用,即从三峡水库提水往________水库(图中字母D所示),再引水至华北地区。

(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利用________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这一工程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缺状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图10的ABC各段输水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5)

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6)

试分析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条件。

优势:________。

劣势:________。

(7)

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承载着13亿国人的航天梦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腾,航天员在“天宫”内生活了十五天,进行了载人环境的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实验性的工作,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由6月27日“神舟十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为各项飞行试验画上了圆满句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天大国。

材料二,2013年6月20号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完美落幕,备受世人嘱目,中国首批女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讲解并进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及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所在的轨道大约位于距离地球340千米到370千米处,此高度属于地球大气层的   层。该层的特点怎样?(3分)

(2)宇航员在太空经历一昼夜的时间大约是90分钟,那么地球上一天时间,宇航员经历了   次日出日落。(1分)

(3)当飞船以很快的速度再次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时,在一定高度(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间)和一定时间内与地面通信联络会严重失效,甚至完全中断,这就是黑障,而在近地面及太空不会出现,请解释原因?

(2分)

(4)神舟号系列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点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地区,从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分析选择此处的原因?(3分)

(5)在太空中,星星还会闪烁吗?       (填会或不会)(1分)

(6)在太空中看到天空是蓝色还是深邃黑色?         (填蓝色或黑色)

(1分)

(7)为什么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球上的生活差异很大?(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据《新华网》2010年3月17日报导,自2009年9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都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部分地区降水比往年减少七至九成。截至3月1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9215万亩。西南地区本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由于严重缺乏大中型水利设施,而且数万座上世纪50至70年代修建的小山塘、小水库年久失修,在干旱面前无法发挥作用。

专家指出,中国南方降雨量大、气候湿润,群众“靠天吃饭”意识根深蒂固,患(洪)水害的意识高于抗旱节水意识,对水资源高效利用重视不够……

(1)分析上述材料,结合《经济常识》有关道理,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建议。

(2)就你提出的上述建议,进行哲学上的分析阐述。

材料二  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者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摘自《列宁全集》

(3)据材料二,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什么?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在1864年这种方式有何具体体现?

材料三  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机器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年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穹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四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5)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在发展问题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主张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材料五  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1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  名

年降水量

(mm)

春季降水量

(%)

夏季降水量

(%)

秋季降水量

(%)

冬季降水量

(%)

广  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  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  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  都

976.0

16.5

62.9

18.3

2.3

(6)根据表中各城市资料显示,分析我国的降水分配总体特点和原因。

(7)表中五地点相比,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_____,并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8)分析郑州易出现春旱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

(1)简要说明图中M、N、F、P四条小路走向与等高线的关系。

(2)假如图示区域发生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理由。

材料二  2010年8月7日23时,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遇难1447人,失踪318人,受伤住院72人,建筑和耕地损失惨重。舟曲位于秦岭南坡,靠近四川西部,贯穿境内的河流是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

(3)用已学知识,试分析舟曲地区今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4)据材料三,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6分)

材料四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5)从材料四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材料五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6)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7)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材料六: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七: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8)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9)结合材料七,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至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 日,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见下图)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