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土地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层称________层,它是在气候、________相互作用和________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B层积________层,C层称________层。
(2)A土层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是________参与了成土过程,从而形成了________产、________产的农业土壤。
(3)此种土壤如分布在我国北方,主要类型称________土,在利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________和________,以免其生产肥力下降。合理利用时应注意合理________和在田间坡地植树造林,________,防治________和土壤________。
(4)关于水稻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区
B.水稻土是有人类活动参与下才形成的特殊土壤
C.水稻土由于长期受水浸泡而无空气成分
D.水稻土是一种自然土壤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南极冰盖最高点示意图(新华社图片)
材料二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月18日电人类首次上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北京时间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l 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 093米。科学家介绍,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在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冰雪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冰穹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冰穹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
(1)科考队2004年12月22日从中山站启程,到抵达南极冰盖之巅这一期间(多选题)
A.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B.南极圈以南地区一直都处于极昼
C.上海一直是昼长小于夜长
D.南极大陆一直被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
(2)科考队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多选题)
A.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积雪覆盖的冰裂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
C.严寒和高原反应使队员身体不适
D.随时会遭遇熊的袭击
(3)南极冰盖最高点在中山站(69°22′24″S,76°2′40″E)的 方向。
(4)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南极洲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南极冰盖最高点示意图(新华社图片)
材料二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月18日电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北京时间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l 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 093米。科学家介绍,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在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冰雪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冰穹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冰穹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
(1)科考队2004年12月22日从中山站启程,到抵达南极冰盖之巅这一期间(多选)
A.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B.南极圈以南地区一直都处于极昼
C.上海一直是昼长小于夜长 D.南极大陆一直被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
(2)科考队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多选)
A.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积雪覆盖的冰裂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
C.严寒和高原反应使队员身体不适 D.随时会遭遇熊的袭击
(3)南极冰盖最高点在中山站(69°22′24″S,76°2′40″E)的 方向。
(4)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南极洲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