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其实对一个国家的外交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 材料一 唐代中日的海上交通图 (1)唐代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直接通航的路线有三条.隋代及初唐.主要走北面新罗道.日本遣唐使多选择夏季出发.秋冬季节返回日本.试分析日本遣唐使这样安排行程的主要原因. (2)由于东海风涛险恶.变化莫测.东南岛路险情较大.所以公元8世纪后期开辟了大洋路.简要分析东海风涛险恶.变化莫测的原因. (3)图中密州.金城.京都地理位置的相同特点是 .自密州到金城到京都三地气温和降水量有何变化?三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A C A D B D D C B C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完成21~22题。

21.上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a、b、c             B.a、c、d   

C.b、c、e             D.c、d、e

22.中国有句谚语:“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谚语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图中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1984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去。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在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小题1】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

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D.以上都不对
【小题2】张五常先生所说的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去,明显说明了城市的重要作用,主要是
A.城市是某一地域的文化中心,有益于文化的发展
B.城市是某一地域的政治中心,有利于民主的发展
C.城市是某一地域的经济中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城市是某一地域的人口中心,有利于人口的控制
【小题3】有人认为,如果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对此,根据现实和所学内容加以判断
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
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
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从根本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小题4】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且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
B.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C.我国大城市太少,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D.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有利于城市的郊区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1984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1.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

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

D.以上都不对

2.有人认为,如果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对此,根据现实和所学内容加以判断

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

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

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有利于经济发展

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3.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

B.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C.我国大城市太少,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D.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有利于城市的郊区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1984年12月,闻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17-18题。

1.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

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     D.以上都不对

2.有人认为,假如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对此,根据现实和所学内容加以判定

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

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

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有利于经济发展

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统计2002年1月—9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771家,比上年增长33.4%;合同外资额683.8亿美元,增长38.4%;实际利用外资额395.6亿美元,增长22.6%,实现了主要规模指标增长均在二成以上、实际投资额再创历史同期新高纪录。回答29—30题。

1.目前,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导致发达国家制造业对外转移,以求降低成本,中国加工制造业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投资行业,这是因为中国有        (    )

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良好的人际关际  ④潜力巨大的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近两年来,在新的一轮外商投资高潮中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速度明显加快,全球500强已经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其最终目的是      (    )

A.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B.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C.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D.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