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2)图12中A—B—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
(3)图13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图12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 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
材料三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文综试卷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情况看,虽然年际间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加重的。由因灾损失粮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 2005年因灾损失粮食345亿千克,2006年因灾损失粮食447亿千克,2007年因灾损失粮食539.5亿千克,2008年1~9月因灾损失粮食243亿千克。2009年因灾损失粮食1107亿斤
材料二 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年变化图
材料三 中国农作物年均受灾、成灾面积图
(1)从材料二图可以看出,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合理的有(双选) ( )
A.大量减少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缓解旱涝灾情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右图)。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四:无锡地区(右图)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读长江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无锡市位于图中 (数字)处,该地正常年份 月出现梅雨天气, 月出现伏旱天气。
(2) 太湖和洞庭湖、鄱阳湖等其他湖泊一样具有 、 、 等多种功能。
(3) 试分析太湖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4) 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
⑸ 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⑹ 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⑺ 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如果你是无锡市市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蓝藻再度暴发。(至少4点)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4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格局,这样,经济区陆域面积就达7.27万平方千米,占广西的30.7%。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千米。区域内人口2053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42%。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界人士认为:武汉城市圈有望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城市圈的第四极。
材料二 图14。
(1)试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比较两地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
武汉城市圈 | 北部湾经济区 | |
地理位置 | 地处 ,“九省通衢”的位置 | 濒临海洋,紧邻 和 地区。 |
交通 | 汉水在此汇入长江, 、 运输发达 | 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港口群,是 、 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交通优势明显 |
资源 | 是 之乡,丰富的人才、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 丰富的矿产资源、 资源、 资源和热带气候资源 |
经济基础 | 较好,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 经济基础薄弱 |
(2)湖北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方向是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花卉、水果、乳肉等,试比较分析它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材料一:上海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8∶47.3∶51.9,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9年保持在50%以上。
材料二:2003年上海与青岛市企业人工成本比较表
| 企业人工成本所占总成本比重 | 人均人工成本 | 其中:制造业人工成本所占成本比重 | 制造业人均人工成本 |
上海 | 8.1% | 44512元 | 8.9% | 44427元 |
青岛 | 5.8% | 23733元 | 5.4% | 21277元 |
材料三:上海与部分省直辖市人口与土地面积比较表
直辖市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人口(万) | 省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人口(万) |
上海 | 0.63405 | 1674 | 四川 | 48 | 8329 |
北京 | 1.68 | 1382 | 安徽 | 13 | 5986 |
天津 | 1.1 | 1001 | 湖南 | 21 | 6440 |
材料四:上海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上海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0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6%。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14.89亿元,增长42.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10.7亿元,增长9.8%。
材料五:沪宁杭地区简图.上海及周边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图
1.从地质作用看,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 作用而形成。从理论上分析,图中崇明岛有不断向 岸(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2.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兴起一股“湿地热”,城市发展理念也在更新,从追崇高楼林立向争相恢复湿地.建设湿地公园转变。苏.浙.沪三省市形成湿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等。
3.湿地对生物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对河流的影响
4.根据提供的资料和学过的知识分析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中为什么强调“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综合服务功能转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