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据此回答29-30题. 29.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原因是 ( ) A.吸引了大量外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B.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乡村地区迅速转变为城镇地区 C.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国内各地的人才和大量农民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D.大量跨国公司来此办厂.使农业用地大部分成为城市用地 30.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城市发展 的基本模式.图9是“环状+楔状 城市绿地系统模 式示意图.其优点是 ( ) A.保证对城市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B.可以减轻客.货流对城市中心交通运输的压力 C.有利于清新的空气深入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D.有利于城郊融为一体.美化城市环境 第II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三来一补企业。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三角地区中山市某电子有限公司(甲方)与香港某玩具有限公司(乙方)的一份协议书:“甲方负责提供生产所需的厂房70000平方米、生产工人900人和相应的水电设施,为乙方加工玩具、电器配件、电子元件、工业品,收取加工费,加工产品全部出口,交回乙方国外销售。乙方负责提供生产设备、电器配件、电子元件、工艺品所需的各种设备一批,价值163696美元,产权属乙方所有……以上设备由乙方以免费方式提供……”

材料二:

材料三:1978-1996珠三角地区城市规模体系变化状况

城市规模等级

1978年城市个数

1996年城市个数

100万

1

1

50万-100万

0

1

20万-50万

0

13

0-20万

4

10

合计

5

25

(1)在珠江三角洲,大量类似甲方的“三来一补”企业,是凭借哪些优势条件得以发展的?

(2)甲乙双方的经济联系方式,将对甲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甲方应如何应对?

(3)1978-1996年间,珠江三角洲城市规模体系的变化有何特征?大量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是如何促进珠三角地区城市规模体系发生这种变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以后,长江三角洲各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如黄浦江潮般涌动。仅2002年以来,上海市新的私营企业就达3万户,相当于平均每天“诞生”170多家。目前私营企业已占上海市各类企业总数的 53%,注册酱超过 300亿元。

(1)结合我国沪宁抗地区城市带图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原因。(8分)

    ①从地形条件分析:                                            

    ②从气候条件分析:                                           

    ③从河流条件分析:                                           

    ④从交通条件分析:                              

(2)我国长江三角洲、美国的五大湖区、日本关西地区、德国中部及英国

中部五大城市群的共同点是(  )(4分)

      A.都位于沿海地区      B.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优势

      C.都具有相同的规模    D.都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

  (3)促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营企业产生聚集效应的主导因素是(  )(4分)

      A.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B.优越的社会协作条件

      C.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D.清洁优美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           产业为主;19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

(2)根据材料2,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

                                                                                                     (3)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最主要的措施来解决?

(4)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

 1、从省级行政区划上看,两地区有差异:“珠三角”各地同属广东省;“长三角”各地则分属上海、                

2、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但也略有区别:“珠三角”主要是          政策;“长三角”主要是         (政策)。

3、但近两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关于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

B、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

C、由于两地区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

D、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E、两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5、“珠三角”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哪些?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6、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图16)。

图16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图17)。

图17

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__________产业为主;1990年后__________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

(3)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最主要的措施来解决?

(4)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