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与表格.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从2000年起.我国一直存在粮食缺口.2004年中央政府提出的粮食预期生产目标是4550亿千克.当年的国内总需求大概是4900亿千克.有350亿千克的缺口.从当年开始.我国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表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1 0.10 0.02 0.07 0.07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⑴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⑵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⑶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⑷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8年11月16日,位于广东阳江的东平核电站正式开工。

材料二:2008年9月24日,第十四号强台风“黑格比”在广东茂名的电白县沿海登陆,广东阳江沿海地区的风速达每秒三十四点六米,相当于十二级风力,最大风力达十三级。

材料三:2008年9月22日为秋分日。

材料四: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见下图)

(1)请在图中画出阳江核电站正式开工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用圆圈表示地球,同时画出地轴,地球自转方向)。

(2)请分析中国最大核电项目落户广东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风暴潮造成

B.台风是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C.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D.台风预警信号发布的顺序是白色、黄色、蓝色、黑色

E.“黑格比”登陆时全球有小于1/3地区正处秋分节气

(4)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        米。

(5)以图文分析,宋代商船沉没的季节最有可能在       季,分析与判断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2分)

材料1:10月16日是第28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这一世界性节日,旨在引起人们叶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共同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

材料2:2004一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材料3: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2分)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2分)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8分)

甲图

乙图

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条件评价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答出三条):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4)分析图甲a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图甲b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4分)

(6)图乙中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也称作地理资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GIS属于信息系统的一类,不同之处在于它能运作和处理地理参照数据。地理参照数据描述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和较浅的地表下空间)空间要素的位置和属性。
    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具有信息系统空间专业形式的数据管理系统。在严格的意义上,这是一个具有集中、存储、操作和显示地理参考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用于科学调查、资源管理、财产管理、发展规划、绘图和路线规划。例如,一个GIS系统能使应急计划者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较易地计算出应急反应时间,或利用GIS系统来发现那些需要保护不受污染的湿地。
(1)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________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与__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_系统合称为3S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在________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
(3)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空间模型和________模型,该模型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这是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北段西宁至格尔木早已修建完,南段于2 005年1 0月1 5铺通,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上海到拉萨特快列车已于十月黄金周中首次运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 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二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同步卫星监测技术

(2)连接青藏铁路北段与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北段穿过我国的         盆地,南段将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3)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

地热能

(4)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A.变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5)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青藏铁路约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

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7)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大规模开发两藏的矿产资源

B.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

C.在喀斯特地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

D.完善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8)下图为某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多项选择)

A.该山南坡的白然带比北坡丰富

B.该山北坡相对高度比南坡高

C.该山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

D.该山是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北段西宁至格尔木早已修建完,南段于2 005年1 0月1 5铺通,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上海到拉萨特快列车已于十月黄金周中首次运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 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二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同步卫星监测技术

   (2)连接青藏铁路北段与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北段穿过我国的         盆地,南段将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3)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                                                              

地热能                                                              

   (4)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变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5)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单项选择)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青藏铁路约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

              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7)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大规模开发西藏的矿产资源

              B.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

              C.在喀斯特地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

              D.完善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